隨著全球製造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樹脂材料作為工業基礎核心原料,在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需求持續攀升。2025年7月11日發布的《奉賢區通用新材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明確以杭州灣開發區和工業綜合開發區為雙核驅動,重點推進高性能樹脂、工程塑料等產業鏈布局,並依託區域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集聚效應。至2027年,目標將奉賢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具有影響力的通用新材料創新高地,預計帶動相關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樹脂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行動方案,杭州灣開發區將以康達新材、金力泰等企業為依託,重點擴大高端膠黏劑、功能性塗料及高性能樹脂的生產規模。當前區域內已形成年產能超30萬噸的樹脂材料集群,未來將深化與上海化工區聯動,推動原料供應、技術研發和下游應用的一體化布局。例如,在工程塑料領域,以大韓道恩、尼倫化學為核心的企業群計劃通過技術升級,實現特種樹脂產品的國產替代率提升至45%以上,助力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及電子器件精密製造。
以西格里、榕融等企業為龍頭,奉賢區將重點發展高性能碳纖維、無機纖維及其與樹脂的複合應用。當前區域內已培育騏傑碳素等潛力企業,並計劃引入下游光伏組件、動力電池及航空航天部件製造商,形成「上游原材料-中游複合材料-下游高端裝備」的全產業鏈閉環。數據顯示,2024年該區域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產能達5萬噸/年,預計至2027年將擴容3倍,直接帶動醫療器械和新能源領域產值增長超15%。
行動方案提出「以產促研、以鏈強區」的策略,通過稅收優惠、土地保障及人才引進等措施吸引創新型企業入駐。例如,在高性能樹脂領域,政府將支持企業建設國家級實驗室,並聯合高校開展特種環氧樹脂、聚氨酯彈性體的研發攻關。與此同時,依託東方美谷和臨港新片區的輻射效應,區域內樹脂材料的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拓展至生物醫藥包裝、智能穿戴設備等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總結
上海市奉賢區通過精準布局樹脂及相關新材料產業,正加速構建「雙核驅動、多鏈協同」的發展格局。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推動下,區域內樹脂產業鏈的規模化效應和技術創新能力將持續增強,並為長三角高端製造業提供關鍵材料支撐。未來三年,隨著重點項目的落地及上下游企業的集聚,奉賢有望成為國內樹脂行業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更多樹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樹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