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製造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在2024年延續了智能化升級的強勁勢頭。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顯著,其中智能製造裝備成為關鍵驅動力。隨著全球製造產業鏈重構與數位化轉型深化,中國正以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鞏固其在全球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製造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工業機器人產業在2024年延續爆發式增長態勢,上半年產量同比增長35.6%,出口額激增61.5%至歷史新高。作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我國近三年新增裝機量占全球總量超50%,保有量已占據全球43%以上份額。技術層面,國產企業在精密減速器、伺服驅動系統等核心部件上實現突破,支撐全產業鏈自主化率提升。當前機器人相關有效專利超19萬項,占全球2/3比重,創新活力持續領跑全球。
作為智能製造的"感官神經",傳感器市場在工業領域表現尤為突出。2024年上半年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其中工業自動化占比超35%。細分領域中,溫度、壓力、流量傳感器推動傳統製造升級,而視覺傳感器則因人形機器人需求激增,上半年規模達47.56億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速增長(產銷同比增41.4%和40.3%)進一步帶動電流、轉角等專用傳感器應用,形成"雙輪驅動"格局。
根據《「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目標,到2025年底我國將實現70%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完成數位化網絡化轉型,並建成500個以上標杆示範工廠。當前智能製造裝備產業規模已突破4萬億元大關,預計全年有望超5萬億元。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倉儲系統等關鍵領域正加速滲透至汽車製造、電子組裝、新能源設備等核心產業鏈環節。
2025年全球製造業競爭格局中,中國依託完整的產業體系與龐大的市場需求,在智能製造裝備領域構建起技術-市場雙優勢。從工業機器人到智能傳感器的關鍵突破,再到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應用場景的爆發,我國製造行業正通過技術創新重塑全球價值鏈。隨著數位化轉型全面深化,預計未來三年內將形成"裝備智能化—生產柔性化—服務網絡化"協同發展的新格局,持續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更多製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製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