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政府採購政策不斷優化及環保、智能化技術的疊代升級,我國家具行業迎來新一輪規範發展期。據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公共機構家具採購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元,而浙江省作為全國重要的家具生產與消費大省,在2025年9月1日即將實施《家具項目採購需求管理指南》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標誌著區域標準化建設進入深化階段,為行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家具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新版標準在2021年版基礎上完成系統性疊代,針對辦公、醫療、教育等核心領域細化採購流程。數據顯示,新標準將應用場景從原有7類擴展至11類,新增圖書館、檔案館等公共服務場景,並嚴格對接財政部品目目錄分類要求,覆蓋床類、台桌類等二級細分品類。這一調整不僅填補了特殊場所家具採購的技術空白,更通過標準化手段推動行業精準供給能力提升。
新標準首次系統梳理原輔材料執行規範,明確人造板甲醛釋放量需達到E0級或ENF級環保等級,並對家具尺寸偏差、結構安全性等38項核心性能提出量化要求。例如,針對辦公椅的坐感舒適度、醫療家具的抗菌性等差異化需求,均制定了可量化的檢測指標。通過技術參數承諾制與驗收抽檢聯動機制,採購方可在交付階段驗證供應商承諾的真實性,有效解決傳統模式下「參數模糊」「驗收無據」的痛點問題。
新標準要求採購單位將需求管理納入內部監督體系,並新增非歧視性審查條款以落實公平競爭政策。數據顯示,在營商環境優化方面,新規取消投標階段檢測報告強制提交要求,改為驗收時隨機抽檢,預計可為行業企業減少30%以上的前置證明成本。同時,通過強化履約驗收環節的指標比對,將採購糾紛發生率預期降低25%,推動政府採購從「重流程」向「重結果」轉變。
隨著GB 18584等40餘項國家家具標準更新,以及《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的落地實施,行業技術門檻進一步抬升。浙江省通過團體標準修訂主動銜接最新法規要求,在環保指標、智能功能適配等方面設置前瞻性條款,例如對辦公家具靜音設計、醫療家具抗菌塗層等新興需求提出引導性規範。此舉既保障了政府採購項目的合規性,也為智能家居、健康家居產品的市場推廣提供了制度支撐。
2025年浙江省《家具項目採購需求管理指南》的發布與實施,標誌著國內公共家具採購標準化建設邁入新階段。通過覆蓋場景擴容、技術指標細化、風險管控強化等多維度創新,該標準不僅解決了傳統採購中的關鍵矛盾,更以政策牽引力推動行業向綠色化、智能化方向升級。預計其示範效應將輻射全國市場,為家具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可複製的區域樣板,在滿足公共領域消費升級需求的同時,助力行業企業實現技術躍遷與價值重構。
更多家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家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