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與兒童安全需求提升,全球家具產業正經歷以適老化改造和兒童安全為核心的技術升級。中國相關政策密集出台,國際標準同步完善,推動家具設計從傳統功能向健康、智能方向轉型。2026年即將實施的多項新標準,標誌著行業在技術標準與政策環境雙重驅動下進入規範化發展新階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家具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適老家具設計指南》國家標準將於2026年2月1日正式生效,其核心目標是通過技術創新優化老年群體的家居體驗。標準從外觀材料、智能化配置和功能模塊三大維度提出具體要求:
在外觀與材料技術方面,明確產品主色調應選擇淺米色等柔和中性色,輔助色需採用低飽和度暖色調(如淺黃色),並與牆面地面形成適度色彩對比,以降低老年人因視覺模糊引發的磕碰風險。材料選用強調環保性,禁止使用刺鼻或易致敏物質,並要求沙發類軟包家具優先採用高阻燃材質。
智能化設計遵循「簡化交互」原則,智能應用需具備認知友好型操作界面,提示信息直接明確且支持多模式調整。例如,健康監測功能可實時將數據同步至授權監護人或醫護人員,確保緊急情況快速響應。控制器布局與操作流程均需根據老年人使用習慣優化,避免誤觸引發安全隱患。
功能配置技術規範則聚焦適老化需求的具體場景:座椅類家具應配備防滑腳墊、穩固扶手及可調節靠背;櫃架類產品需增設輔助照明、升降掛衣杆和支撐把手;床與床墊則建議集成安全護欄、健康預警裝置及助起身系統。標準還提供了基於老年人身體數據的家具尺寸推薦值,例如座椅高度可根據平均身高調整至45-50厘米區間。
針對嬰幼兒群體,ISO最新發布的《兒童保育用品—通用安全》國際標準首次系統性覆蓋13類機械傷害風險場景,並提出量化技術指標:
在防纏繞設計中,產品繩環拉直長度不得超過220毫米,環形開口直徑需控制在360毫米以內;對於活動部件夾傷隱患,要求間隙寬度小於3毫米或大於12毫米以避免手指被卡。標準還構建了包含機械危害安全理念、可觸及性風險等19個維度的評估體系,為細分產品制定安全規範提供依據。
該標準由多國專家共同完成(含中國主導),其技術參數已被納入全球家具供應鏈認證體系,成為檢驗兒童用品合規性的關鍵參考文件。
技術創新與政策協同重塑行業格局
2025年的家具產業正經歷以適老化改造和兒童安全為核心的結構性變革。通過強制性標準與智能化技術研發的結合,企業需在材料環保性、功能模塊化及交互易用性等方面實現突破。未來,隨著《適老家具設計指南》等政策落地,行業將加速向健康、安全、人性化的方向轉型,並推動全球家具市場技術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2026年新標準的實施,不僅標誌著中國在老年與兒童用品領域的規範升級,也為國際市場提供了可複製的技術解決方案範本。
更多家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家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