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2025年止水帶行業發展進程中,隨著基礎設施養護需求的不斷提升,新型止水帶材料在橋樑工程領域的應用愈發受到關注。公路橋樑伸縮裝置作為直接承受車輪荷載反覆衝擊且長期暴露於惡劣環境的關鍵部件,其養護質量直接關係到橋樑的通行舒適性、安全性及結構穩定性。當前,傳統橋樑伸縮縫養護方式面臨著砂土雜物堵塞、橡膠條老化破損、人工養護成本高且安全隱患大等問題,而液體止水帶的出現為解決這些痛點提供了新的方向,尤其在高海拔、惡劣氣候等特殊路段的應用中展現出獨特優勢。以下是2025年止水帶行業趨勢分析。
G569 線武威至駱駝河口段是一段二級公路,設計時速 60km/h,2011 年 10 月改建通車運營,2022 年晝夜平均交通量為 5249 輛,路段位於北緯 36°29'~39°27',東經 101°49'~104°16' 之間。該路段地質構造為侵蝕強烈的中低山區,基岩廣泛出露,溝壑密集、坡陡谷深,氣候屬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與大陸性高原季風氣候結合類型,太陽輻射強,年溫差較大,平均氣溫 - 7℃~18℃,年平均氣溫 - 0.2℃,年平均降雨量 161.6mm。沿線 24 座橋樑均採用模數式伸縮縫,受惡劣環境影響,伸縮縫橡膠條縫隙易被泥砂雜物堵塞,影響自由伸縮,且橡膠條易破損導致防水排水性能喪失,傳統人工清理和更換橡膠條的養護方式已難以滿足需求,因此亟需引入新型止水帶材料改善養護現狀。
《2025-2030年中國止水帶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液體止水帶是基於高分子互穿網絡交聯體系研發的彈性密封材料,在橋樑伸縮縫養護中展現出多方面優異性能,是 2025 年止水帶行業中極具應用潛力的產品類型。其氣候穩定性突出,材料表面長期戶外暴露仍保持完整形態,具備優異的抗紫外線輻射和臭氧侵蝕能力;化學耐受性強,能適應強酸至強鹼介質環境,對常見腐蝕性化學物質表現出良好抵抗特性;低溫適應性良好,在深冷條件下保持彈性體特性,無脆化或應力鬆弛現象;高溫耐受性出色,極端高溫環境下材料結構穩定,無流變或熱降解現象;形變能力優異,具有超高延伸性能,能有效吸收接縫位移產生的機械形變,低應力響應機制可顯著降低界面載荷,避免基材表面損傷,在周期性位移作用下保持界面完整性,密封功能無衰減。
從微觀結構來看,液體止水帶內部的互穿網絡結構是其獲得寬溫域穩定性和超常形變能力的關鍵。在具體性能指標上,液體止水帶還具有多項優勢:一是超長使用壽命,能有效抵抗陽光、雨水、雪、紫外線及臭氧影響,耐腐蝕性強,可在 pH 值 2~12 的環境中穩定使用;二是優異的耐溫變性能,固化後形成彈性膠體,在 - 60℃~200℃溫度範圍內保持良好彈性,低溫不脆裂、高溫不流淌溶解;三是出色的抗變形拉伸力,固化後形成的柔軟彈性膠體附著力強,能緊密粘附在橋樑伸縮縫兩側型鋼上,隨伸縮縫變化同步伸縮;四是良好的防水及防泥砂沉積效果,固化後與兩側型鋼牢固黏結形成一體,可有效阻擋雨水滲入和泥砂碎石沉積,保護伸縮裝置;五是施工簡便高效,多為單組分產品,無需額外調製或加熱,一人即可操作,施工後短時間內可開放交通;六是高性價比,雖初期材料成本相對較高,但能大幅降低後續養護成本和人工投入。
在橋樑伸縮縫養護前期準備階段,需結合工程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液體止水帶產品。經過對橋樑伸縮裝置病害調查、市場調研及材料性能評估,選定的液體止水帶產品需滿足施工簡便、環保安全等要求。以某款液體止水帶為例,其為單組分產品,無需混合攪拌、加熱或使用複雜工具,採用簡易壓膠槍即可施工,1-2 人便可快速完成作業,以 12m 長橋樑伸縮縫為例,不考慮外部交通因素時,施工時間僅需 30min~40min。該液體止水帶採用零溶劑配方體系,不含易揮發有機組分,常溫自固化過程無有毒物質釋放,無甲醇及重金屬成分殘留,對環境無污染,對所黏結基材無腐蝕性,初始狀態為流體,固化後形成柔軟彈性體,能緊密黏結於伸縮縫型鋼內側並同步伸縮,確保止水帶與伸縮裝置的適配性和使用安全性。
交通封閉:依據《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範》要求,對需封閉施工的路段提前做好交通安排,在上游過渡區設置警示牌、限速標誌、導向標誌,作業區設置圍擋封閉並擺放反光錐,夜間加設頻閃燈,同時通過交通廣播、電子導航平台發布繞行信息,設置臨時繞行指示牌,為止水帶施工創造安全作業環境。
伸縮縫清理:使用高壓水槍沖洗或吹風機吹洗縫內泥砂,配合鋼絲刷清除碎石,用鑿子清除碎裂橡膠條,操作過程中避免損傷型鋼基面,確保伸縮縫內部清潔,為止水帶填充奠定基礎。
型鋼內側清潔:使用角磨機配 60 目鋼絲刷頭打磨型鋼內側鏽蝕部位,直至露出金屬原色,隨後擦拭基面清除油污、浮塵,確保基面無明水,若清潔後 24h 內未注膠需重新打磨,保證止水帶與型鋼的黏結效果。
底襯材料填嵌:選用閉孔聚乙烯泡沫條作為底襯材料,其寬度為縫寬的 1.2 倍,使用專用壓條工具將泡沫條壓入縫底,確保與型鋼緊密貼合,通過插入探針檢查,要求無鬆動且無連續空隙大於 10cm,為止水帶填充提供穩定支撐。
止水帶注膠:將膠嘴以 45° 斜角深入接口內,確保密封膠由下往上灌滿整個接口且無氣泡,對一定長度的接口需穩定連續打膠,避免打膠速度不均導致膠量過多或過少。打膠完成後檢查接口填縫情況,確保無缺膠、氣泡、隆起等現象,部分液體止水帶產品具有自我修整功能,一般無需額外修整。
質量驗收:驗收時重點檢查施膠密封性,確保無開裂、氣泡、脫粘、漏填;膠面平整度方面,採用鋼尺測量封頂與型鋼邊緣高差,要求高差在 2mm~5mm 範圍內,養護後的伸縮縫需密封良好、線形順直、無明顯缺陷且無污染路面。
作業面保護:根據作業氣溫讓作業面靜止 3h~5h,待膠體表面乾燥後開放交通,保障止水帶施工質量和道路通行效率。
液體止水帶施工完成後,通過工後檢測觀察其固化情況及與模數式伸縮裝置型鋼的粘附狀態,結果顯示液體止水帶施工後逐漸固化形成平滑的超高彈性耐老化橡膠體,緊密黏結在型鋼上,有效阻擋水的進入,保護型鋼不被腐蝕。同時,原伸縮縫縫隙基本被液體止水帶填平,泥砂無積聚空間,大幅減少後期清掃養護工作。在成本數據方面,以 2022 年市場價格為例,某款液體止水帶單價為 3600 元 / 箱,約能填塞縫寬 5cm 的伸縮縫 20m,材料費換算後約 180 元 /m;而傳統更換橡膠條的材料單價為 50 元 /m,兩種材料單價比為 3.6:1。人工成本方面,以 12m 寬橋樑伸縮縫為例,填塞液體止水帶需 2 名工人半個工日,合計 1 個工日;更換橡膠條則需 4 名工人 1 個工日,合計 4 個工日。綜合來看,雖然液體止水帶初次養護費用高於傳統橡膠條更換,但從長期養護角度,其能減少養護頻次和人工投入,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此外,經過兩年觀察,液體止水帶彈塑性狀態良好,在不同環境溫度下能保持較好粘附性,不過其耐久性仍需進一步長期觀察驗證。
在液體止水帶應用過程中,也發現一些有待改進的問題。首先,養護一次性投入成本較高,以 2022 年數據計算,液體止水帶材料費 180 元 /m,高於傳統橡膠條的 50 元 /m,綜合人工成本後,單次養護費用仍高於傳統方式,對於預算有限的養護項目可能存在一定壓力。其次,耐久性數據積累不足,目前液體止水帶僅經過兩年觀察,其在長期不同環境條件下的性能穩定性,如長期高溫、低溫循環作用下的黏結性和彈性保持能力,仍需更多時間驗證。最後,施工質量對止水帶效果影響較大,液體止水帶與伸縮縫角鋼的黏結牢固程度直接取決於角鋼內側的潔淨程度,若清潔不徹底,會導致膠體黏結質量下降,可能出現填充體與型鋼分離的情況,進而使雨水、砂土滲入,導致填充體脫落,喪失防水排水功能,因此需進一步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控。
在2025年止水帶行業發展趨勢下,液體止水帶在橋樑伸縮縫養護中的應用展現出顯著的創新性和實用性。通過在 G569 線特殊路段的應用實踐可知,液體止水帶憑藉優異的氣候穩定性、耐溫變性能、抗變形能力及簡便高效的施工流程,有效解決了傳統橋樑伸縮縫養護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其不僅能確保橋樑伸縮縫自由伸縮,減少砂土雜物堵塞和橡膠條破損帶來的隱患,還能大幅降低養護作業頻次和人工成本,減少上路作業安全風險,具有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儘管目前液體止水帶存在一次性投入成本較高、耐久性需進一步驗證及施工質量要求嚴格等不足,但隨著止水帶行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經驗的積累,這些問題將逐步得到改善。未來,液體止水帶有望在更多特殊環境和複雜工況的橋樑伸縮縫養護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推動橋樑養護行業的現代化、機械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也為止水帶行業的多元化應用拓展新的空間。
更多止水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止水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