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隨著鋼結構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對防鏽漆行業長效性、環保性及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水性防腐塗料雖在環保方面具備優勢,但部分類型在硬度、耐溶劑性和抗鏽蝕能力上存在不足,難以滿足重防腐場景需求,而雙組分水性環氧塗料又因成本較高不利於大面積推廣,因此研發單組分、長效型且低成本的水性防鏽漆成為行業重要方向。以下是2025年防鏽漆行業趨勢分析。
試驗選用多款水性丙烯酸乳液,包括不同企業生產的 1#、2#、3#、4#、5# 乳液;防鏽顏料選用磷酸鋅、磷酸鋁鋅、三聚磷酸鋁、雲母氧化鐵灰、雲母氧化鐵紅;顏料選用氧化鐵紅、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炭黑;填料選用天然硫酸鋇和雲母粉;此外還包括分散劑、潤濕劑、消泡劑、防沉劑、成膜助劑、增稠劑、防閃銹劑、pH 調節劑及水等輔助材料。其中,國產磷酸鋅、磷酸鋁鋅、三聚磷酸鋁價格均在 20 元 /kg 左右,國產氧化鐵紅粉價格約 8 元 /kg,雲母氧化鐵價格僅為 4 元 /kg。
試驗過程中使用的設備儀器包括高速分散機、數顯斯托默黏度計、鹽霧腐蝕試驗箱、刮板細度計、膜厚儀,這些設備為防鏽漆的製備和性能測試提供了保障。
水性鐵紅防鏽漆的基礎配方中,各原材料質量分數如下:水 10~15%、分散劑 1~2%、潤濕劑 0.2~0.5%、消泡劑 0.3~0.6%、防沉劑 0.1~0.5%、氧化鐵紅 10~15%、雲母氧化鐵紅 0~3%、防鏽顏料 2~8%、硫酸鋇等填料 0~5%、防鏽乳液 50~70%、成膜助劑 4~6%、增稠劑 0.4~0.8%。
水性中灰色防鏽漆的基礎配方包含防閃銹劑 0.4%、pH 調節劑 0.4~1.0%、成膜助劑 4~6%、增稠劑 0.4~0.8% 等成分(具體其他原材料及質量分數參照試驗設計)。
將水、分散劑、潤濕劑、消泡劑依次加入分散缸中,混合均勻後加入防沉劑、鈦白粉、鐵紅、炭黑、防鏽顏料等各種粉料,分散研磨 30min。隨後用 177μm(80 目)濾袋過濾,將濾液倒入調漆罐中,在攪拌狀態下依次加入乳液、成膜助劑、增稠劑、防閃銹劑、pH 調節劑,繼續攪拌 10min,最終製得水性防鏽漆。
防鏽漆性能測試參照多項標準進行,其中漆膜的製備及測試按照 HG/T 4758-2014《水性丙烯酸樹脂塗料》要求;貯存穩定性試驗參照 GB/T 6753.3-1986《塗料貯存穩定性試驗方法》;耐鹽水性試驗參照 GB/T 9274-1988《色漆和清漆耐液體介質的測定》;耐中性鹽霧試驗參照 GB/T 1771-2007《色漆和清漆耐中性鹽霧性能的測定》。
作為防鏽漆成膜物質的防鏽乳液,對其性能起決定性作用。將 5 款防鏽乳液(1#、2#、3#、4#、5#)按水性鐵紅防鏽漆基礎配方製成防鏽漆後測試發現,經 3% NaCl 溶液浸泡 7d,1# 和 5# 乳液製成的漆膜均明顯起泡,防鏽性能差;2#、3# 和 4# 乳液製成的漆膜未出現問題,防鏽性能較好。
進一步將 2#、3# 和 4# 乳液按水性中灰色防鏽漆基礎配方製成防鏽漆,經 3% NaCl 溶液浸泡 14d 後,2# 乳液製成的漆膜未起泡,表現最佳;3# 和 4# 乳液製成的漆膜出現不同程度起泡,且 4# 漆膜起泡更嚴重。因此,確定選用 2# 乳液開展後續防鏽漆研製。
以 2# 乳液為成膜物質、氧化鐵紅為主要顏料,分別添加 3% 的磷酸鋅、磷酸鋁鋅、三聚磷酸鋁、雲母氧化鐵製備水性鐵紅防鏽漆。測試結果顯示,5 種漆膜耐水性(240h)均無變化;雲母氧化鐵雖對耐鹽水性有一定幫助,但會導致漆膜表面出現明顯毛刺;三聚磷酸鋁對耐鹽水性提升不明顯,且漆膜有輕微毛刺、分散性不佳易沉澱;磷酸鋁鋅對耐鹽水性提升明顯,但存在輕微厚邊和毛刺;磷酸鋅在分散性(無厚邊)、貯存穩定性(無沉澱)、漆膜表觀(細膩)及耐鹽水性(240h 無變化)方面表現最優。
以磷酸鋅為防鏽顏料,分別設置 0、2.5%、5.0%、7.5% 的質量分數製備水性鐵紅防鏽漆。結果表明,加入少量磷酸鋅後,漆膜耐鹽水性(240h)明顯改善;隨著添加量增加,防鏽漆貯存穩定性變差,7.5% 添加量時出現明顯沉澱。結合成本因素,確定磷酸鋅添加量以 2.5%~5.0% 為宜。
防鏽漆對分散劑要求較高,需同時滿足分散多種顏料且不影響漆膜耐水性。試驗選用兩款丙烯酸銨鹽分散劑和兩款聚醯胺分散劑進行對比,發現聚醯胺分散劑分散效率低、降黏效果差,研磨中易出現厚邊,導致漆膜粗糙不緻密,經耐鹽水性測試後均出現嚴重起泡;丙烯酸銨鹽分散劑固化後物質不溶於水,符合耐水性要求,且分散高效、用量少,價格僅為聚醯胺類的 1/5 左右,使用後漆膜僅出現少量小泡無大泡,其中丙烯酸銨鹽分散劑 A 表現最佳,故確定選用該分散劑。
選用十二碳醇酯、DPM(二丙二醇甲醚)、DPnB(二丙二醇丁醚)三種成膜助劑,分別製備水性鐵紅防鏽漆,養護 7d 和 14d 後測試耐鹽水性(240h)。結果顯示,十二碳醇酯成膜效果好但乾燥速度慢,養護 7d 的漆膜出現密集氣泡,養護 14d 的漆膜無泡;DPM 沸點低、揮發快,成膜效果差,不宜單獨使用;DPnB 揮發性介於兩者之間,成膜效果較好,且與 DPM 按 1:1 比例協同使用時效果更佳。
設置 1.4、1.2、1.0、0.8 四種顏基比製備漆膜,測試結果如下:顏基比 1.4 時,漆膜耐鹽水性(240h)起泡、劃格試驗 1 級、硬度 B 級;顏基比 1.2 和 1.0 時,漆膜耐鹽水性(240h)無變化、劃格試驗 0 級、硬度 HB 級,機械性能良好;顏基比 0.8 時,漆膜耐鹽水性輕微發白、硬度 2B 級,性能略差。綜合性能與成本,確定防鏽漆最佳顏基比為 1.0~1.2。
《2025-2030年中國防鏽漆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防鏽漆中顏填料相對密度較大,需通過增稠劑提高體系黏度以防止沉降。試驗對比纖維素醚、膨潤土、鹼溶脹型、聚氨酯締合型四種增稠劑,結果顯示:纖維素醚和鹼溶脹型增稠劑會導致漆膜耐水性(240h)和耐鹽水性(240h)較差;膨潤土增稠劑輔助研磨性和抗分層性能好,漆膜耐水性和耐鹽水性一般;聚氨酯締合型增稠劑漆膜耐水性和耐鹽水性好。因此,採用聚氨酯締合型增稠劑為主,輔以少量膨潤土以改善防鏽漆輔助研磨性和抗分層性能。
根據上述優化參數確定配方製備樣漆,進行耐中性鹽霧性能測試。結果顯示,經 330h 耐中性鹽霧試驗後,漆膜單邊平均腐蝕寬度為 2.15mm,腐蝕面積≤5%,且無明顯起泡或剝落,滿足 300h 以上耐鹽霧性要求。
本研究圍繞長效型低成本鋼結構水性防鏽漆展開,通過對原材料選擇、配方優化及性能測試的系統研究,確定了最優製備方案。以2#水性丙烯酸乳液為主要成膜物質,添加 2.5%~5.0% 磷酸鋅作為防鏽顏料,選用丙烯酸銨鹽分散劑 A,以 DPM 和 DPnB 為成膜助劑,採用聚氨酯締合型增稠劑為主、膨潤土增稠劑為輔的複合增稠體系,設計 1.0~1.2 的顏基比,所製備的防鏽漆體系穩定、性能優異。將其塗覆於冷軋鋼板製成 100μm 干膜後,漆膜耐水性和耐鹽水性良好,耐中性鹽霧性可達 300h 以上,在滿足長效防腐需求的同時控制了成本,為鋼結構防鏽領域提供了兼具實用性與經濟性的解決方案,符合2025年防鏽漆行業對高效、環保、低成本產品的發展趨勢。
更多防鏽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防鏽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