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半年的市場環境中,我國車險產業通過強化「報行合一」改革、推動費用精細化管理等舉措,在綜合成本率控制上取得顯著成效。數據顯示,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三大頭部公司上半年綜合成本率均降至近十年最優水平,其中車險業務費用率下降成為核心驅動力。與此同時,非車險領域的「報行合一」政策即將落地,進一步規範行業競爭秩序,為財險市場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車險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我國車險產業通過深化市場化改革和精細化運營,在綜合成本率(COR)上實現突破性進展。人保財險上半年綜合成本率為95.3%,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平安產險降至95.2%(同比優化2.6個百分點),太保產險則為96.3%(下降0.8個百分點)。這一成績主要得益於車險費用率的顯著壓縮。
以人保財險為例,其車險綜合成本率僅為94.2%,較2020年末累計下降18.2個百分點,費用優化效果突出。平安產險通過科技手段提升核保和理賠效率,將車險業務COR控制在95.5%的行業領先水平。數據顯示,頭部公司普遍通過AI技術應用、渠道專業化管理及定損流程數位化,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與賠付風險。
繼2025年3月監管部門啟動非車險「報行合一」改革後,這一政策有望於四季度正式實施。該政策要求保險公司嚴格遵循備案費率厘定規則,禁止通過特別約定或批單變相調整條款,並強制執行「見費出單」。
目前,人保財險等公司已提前布局:上半年其法人業務綜合成本率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但整體非車險板塊仍受業務結構影響表現平緩。政策落地後,預計2026年非車險市場將迎來顯著改善——費用率與應收保費風險將同步下降,行業資源可更聚焦於風險管理服務創新,推動保險回歸本源功能。
當前財險行業的「反內卷」舉措已從單純控費擴展至全產業鏈升級。頭部公司正將資源重心從價格競爭轉向產品創新、風險減量服務及數位化能力建設。例如,平安產險通過優化車險費用結構和保證保險業務扭虧,上半年實現承保利潤同比增長125.9%;太保產險則依託渠道專業化建設,使車險綜合成本率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至95.3%。
政策層面,「報行合一」的全面推行將強化行業合規經營意識,減少非理性競爭。這不僅有助於降低應收保費風險(如人保財險上半年車險費用率大幅優化),更推動保險業更好地發揮「經濟減震器」與「社會穩定器」功能,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風險保障支持。
2025年是我國車險產業布局深度調整的關鍵一年。通過強化政策約束、深化科技賦能及優化費用管理,財險行業已實現綜合成本率顯著改善,並推動非車險市場改革加速落地。隨著「報行合一」在全業務領域的全面實施,行業將逐步擺脫低價競爭的內卷困局,轉向以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路徑。這一轉型不僅提升企業盈利能力,更助力保險業在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
更多車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車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