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1日,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組織召開了常務理事會議,參加會議代表66人,其中有51個常務理事參加了會議。會議上午由孔祥琳副理事長主持,下午由劉淑蘭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主持。與會代表主要圍繞如何使氮肥行業走出困境進行了認真的研討。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劉淑蘭表示,今年上半年氮肥供應量與去年持平,但工農業需求明顯下降。下半年進入農業用肥淡季,與上半年相比農業用量按常規將減少30%左右,而工業需求也沒有明顯好轉。由於天然氣提價後國內尿素成本明顯上升,國際尿素價格又較低,中國尿素不具有出口的競爭力,出口形勢難以預測。因此如何保證下半年國內市場平穩、維持多數生產企業生產,需要認真進行研究並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會上,協會行業部和秘書處分別匯報了上半年氮肥生產運行情況和協會開展的工作。與會代表們除了反映目前氮肥生產面臨的巨大困難外,還對儘快解決尿素產能過剩、加大對優勢企業的支持力度、調整出口政策、淡季化肥儲備等問題發表了各自的看法,探討了企業原料結構調整、節能降耗和企業退出的鼓勵政策等相關問題。國家發改委經貿司、財政部關稅司、工信部原材料司等有關部門領導認真聽取了行業意見和企業呼聲,並表示通過這次會議更加了解了當前氮肥行業的困境,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研究應對措施。現就會議達成的共識紀要如下:
一、氮肥行業形勢十分嚴峻
2008年9月份以來,氮肥市場持續低迷。由於連連的旱、澇、冰凍等自然災害和產能盲目擴張造成的供大於求的市場局勢,已嚴重地威脅了氮肥的產業安全。目前尿素產能發揮率僅為70%,已降到了歷史低位。尿素的市場價格從2008年9月份以前的2000元/噸降到2006年國家限價1540元/噸水平,而當前煤炭價格卻比當時上漲了300-500元/噸。由於成本和價格倒掛,今年1-5月份已使200個企業虧損,虧損額達23億,全行業利潤率不足1%,65%以上的氮肥產能受到了生存的威脅。各項數據表明,目前是近五年來氮肥市場形勢最為惡劣的一年。
二、氮肥行業走出困境的相關措施及建議
(一)、尿素產能過剩的問題
會議一致認為,氮肥行業正面臨產能過剩的嚴峻形勢,應採取一系列措施「嚴格控制新建,積極扶持優勢,政策鼓勵退出」,全面提升行業競爭力,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1、嚴控新建產能方面,一是,建議對所有尿素新建項目,包括已經立項仍未開工的項目,重新審核,制止低水平的重複建設。二是凡新建項目(改擴建)應達到國家規定的准入條件要求方可辦理驗收投產手續。三是,建議國家建立「產能置換基金」制度。即向新建企業徵收「產能置換基金」用於退出企業職工的安置。同時建議國家通過控制排污指標、碳排放指標等措施控制新建項目。
2、積極保護優勢方面,在目前能源價格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建議國家出台扶優扶強的產業政策。一是,建議對氣頭企業繼續執行發改能源(2007)2155號文件—《天然氣利用政策》提出的對已建用氣項目相關政策,即:「維持供氣現狀,特別是國家批准建設的化肥項目,應確保長期穩定供應,天然氣供應嚴重短缺而又有條件的地方,項目可實施煤代氣改造。在建或已核准的用氣項目,若供需雙方已簽署長期供用氣合同,按合同執行。」 二是,建議對煤頭企業,國家在煤炭供應渠道、鐵運計劃、價格等方面,像保證電力企業供應一樣保證氮肥企業的供應。三是,對進行原料結構調整的氮肥企業享受與新能源同樣的信貸、貼息優惠政策,鼓勵引導企業實施技術轉型。
3、政策鼓勵產能方面,建議參照浙江省的退出經驗,提出如下鼓勵退出建議:
(1)、建議國家和地方財政根據退出企業的產能、土地和職工人數給予補貼,妥善解決職工的安置和企業善後問題;
(2)、建議將退出企業原有的固定資產和土地出讓所得資金以及企業原享受的化肥優惠電三年累計補貼資金等用作企業職工安置費;
(3)、建議給予轉產其他產品的企業稅收減免,並保留原化肥生產二至三年的優惠電供應基數;建議國家對轉產國家政策鼓勵產品的企業,給予投資補貼;
(4)、新建企業繳納的「產能置換基金」由中央財政統收,專項用於退出企業善後問題的處理和職工安置。
(二)、對現行關稅和淡儲政策的調整意見
1、建議儘快取消尿素出口關稅
2008年,由於國際市場尿素供應緊張,國家先後5次上調尿素出口關稅,以控制尿素出口。近兩年來,全球性尿素產能過剩,供求關係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尿素由於原料價格相對較高,已失去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在目前國內市場極其低迷的情況下,我國尿素出口關稅政策的目的應從嚴控出口變為保障企業適量出口。放開尿素出口關稅,並不會引起大量出口。取消淡旺季差別關稅,可減輕港口倉儲壓力,同時企業可根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安排生產,減少因長時間的閉關所帶來的談判劣勢和旺季不旺的淡儲市場風險。為提振氮肥市場信心,幫助行業走出困境,強烈建議國家儘快取消尿素出口關稅。
2、建議國家化肥商業淡儲向生產企業傾斜
目前承擔國家化肥商業淡儲的主要是流通企業,生產企業承儲比例相對較小,其主要原因是申請淡儲任務所設定的條件偏向於流通企業,生產企業難以競標入圍。化肥生產企業淡儲具有流通企業所沒有的優勢。第一,流通企業可能因無利可圖而延誤儲肥,而生產企業為均衡生產卻不能不儲,相比之下更能保證資源供應。第二,目前大型生產企業都有自已的銷售網絡與儲備倉庫,為保證生產流動資金,更能讓利於終端農戶,從而使淡儲化肥真正落到實處。
因此,在目前產能過剩、市場低迷、儲備風險加大的情況下,建議國家化肥商業淡儲任務的70%給予生產企業。
更多氮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氮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