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金融行業分析報告 >> 歐洲央行加息將與中國等產生疊加效應,減緩通脹

歐洲央行加息將與中國等產生疊加效應,減緩通脹

2011-04-09 09:24: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中國央行年內第二次宣布加息兩天後,歐洲央行也宣布將歐元區主導利率由現行的歷史最低的1%提高至1.25%,此次加息也是歐洲央行自2008年7月以來的首次加息,意味著歐洲的寬鬆貨幣政策開始進入收縮周期。

  新興市場國家的「加息潮」終於開始向主要發達經濟體蔓延。歐元區緊縮銀根,無疑將產生疊加效應,不僅有助於緩解新興經濟體「控通脹」面臨的「兩難」局面,也將有助於減緩全球日益高漲的通脹壓力。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逐漸減弱,一些發達經濟體貨幣發行泛濫的嚴重後果日益顯現——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迅速上漲、短期炒作資本伺機流動獲利、全球面臨通脹壓力。

  2010年,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紛紛宣布加息,但在主要發達經濟體繼續維持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背景下,其效果往往打了折扣。

  去年10月19日,中國自2008年9月連續5次降息後首度加息,至今已連續四次加息,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分別達到3.25%和6.31%。

  雖然加息能有效改變部分投資者對於資產價格泡沫化的預期,但加息後中外利差加大也會吸引世界上過剩的流動性入境套利,反而加大國內通脹壓力。中國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均在控制通脹努力上面臨著這樣的「兩難」局面。

  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為此採取多種手段,築起防範熱錢衝擊的「堤壩長城」。巴西等國對通脹、金融市場泡沫以及資本突然撤離可能引發的恐慌深感憂慮,因而採取了徵稅等管控措施來打擊資本流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傳統上一直主張為投資資金流動開放市場,但日前其政策立場亦出現重大轉變,歷史上首次同意各國可對國際資本流入實施管制。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IMF開始承認短期資本管制是管理「熱錢」流入的「正當工具」。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年3月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指出,我們目前出現的通貨膨脹其實是國際性的。輸入型的通貨膨脹對中國有很大的影響,這也是我們難以控制的。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世界各主要經濟體普遍出台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全球流動性急劇上升。美聯儲相繼推出兩輪「量化寬鬆」總規模逾兩萬億美元。

  自2008年12月以來,美聯儲把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歷史低位,迄今已經持續28個月。

  歐洲央行長期將歐元區主導利率維持在1%的歷史最低水平。英國央行7日決定繼續將主導利率維持在0.5%的歷史最低水平不變,同時決定維持向市場提供的直接貨幣供應量規模不變。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結構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劍峰說,當前全球性通脹風險背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全球流動性泛濫,只有管好並儘快回收這些流動性,才能有效化解當前的全球性通脹風險。

  之前,主要發達經濟體復甦遲緩,經濟增長和就業被放在首要位置。歐元區此次宣布加息,意味著穩定物價已經超過經濟增長成為歐洲當前最關注的問題。

  歐盟統計局上月底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受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截至今年3月,歐元區通脹率已升至2.6%,創兩年多來的新高。這是歐元區通脹率連續第四個月超過歐洲央行為維持物價穩定所設定的2%的警戒線。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為,歐元區宣布加息至少表明它開始擰緊濫發流動性的「水龍頭」、不再持續「寬鬆」,這對於新興市場國家緩解「兩難」局面不無裨益,對於減緩全球性通脹風險也將產生正面效應。

  歐元區站到「加息陣營」,無疑會對美國相關政策產生影響,令其在是否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的問題上採取更為謹慎的態度。如果作為最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美國不顧全球的通脹壓力,繼續開閘放水,無疑會招致更廣泛的反對聲浪。

  陳鳳英警告,過剩的全球流動性正在興風作浪,不僅推高全球性通脹風險,還導致多國金融市場投機、波動加劇,如果再不及時回收過剩流動性,最終會帶來惡性通脹,導致全球經濟出現「滯脹」局面。

  美聯儲5日發布的最近一次貨幣政策決策例會會議紀要顯示,它正在考慮調整實行了兩年多的寬鬆貨幣政策。分析人士認為,儘管目前仍無法確定政策調整時間表,但本次紀要似乎顯示美聯儲的關注點已有所變化

更多金融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金融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