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有關數據顯示,2010年底全球已併網的光熱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1.27GW,其中美國占35%,西班牙占59%;而在建的裝機容量高達1.93GW,規劃中的裝機容量達到了17.53GW,其中北美(以美國為主)占56%、歐洲(以西班牙為主)占27%、中東(以色列為主)占6%。
據預測,到2020年全球太陽能熱發電(CSP)裝機將超過42GW,可推算未來10年年均建設規模為4GW。到2030年太陽能熱發電裝機將占總裝機的3%~3.6%,假定2030年累計裝機為6.2TW,CSP裝機約為200GW,按照2500美元/kW建造成本計算,潛在產業規模約為3.2萬億元,萬億元產業正在成形。
中國光熱發電技術成為鼓勵項目,但仍處於起步階段。中國通過973、863計劃對光熱發電進行了基礎研究和示範項目,光熱發電已被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版》。據有關專家預測,2011~2015年主要為技術驗證和商業化起步階段,2015~2020年為商業化規模化建設階段,2020年後進入飛速發展階段,預計光熱發電造價將降低到1萬元/kW,屆時光熱發電將如同現在的風電。
我國熱發電發展前景看好
聚光、集熱和儲熱是關鍵環節,國內企業從零部件開始切入光熱產業鏈。聚光、集熱和儲熱是光熱發電的關鍵環節,是技術核心和難點所在,這三部分約占總成本的60%。根據測算,在2011~2020年,吸熱器潛在規模為174億美元,供應商有以色列Solel和美國SCHOTT;聚光鏡的規模為174億美元,德國Alanod和美國3M技術較為領先;儲熱系統規模達到306億美元,由美國Radco壟斷。國內企業為國外企業配套部分零部件,聚光和集熱有實驗產品,需要進一步研發突破。
太陽能熱發電是剛開始產業化的太陽能利用技術,具有清潔高效、穩定可靠等特點,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體系的完善,將會逐步提高其技術和經濟優勢,成為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方式。
與光伏發電相比,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首先避免了昂貴的矽晶光電轉換工藝,因此可大大降低整個發電成本。此外,太陽能熱發電技術中的「蓄電」環節,可以將獲得的熱能通過介質儲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可以保證在太陽落山後幾個小時仍然能夠帶動汽輪機發電,電壓穩定。而光伏發電卻難以擺脫「看天吃飯」的尷尬。
在國際上,大力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的項目誕生於2009年7月,這一號稱歐洲沙漠行動的行動,計劃在未來10年內投資4000億歐元,在中東及北非地區建立一系列併網的太陽能熱發電站,來滿足歐洲15%的電力需求以及電站所在地的部分電力需求。
近年來,中國積極倡導對包括風力、太陽能等可再生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以減輕對礦物燃料的依賴。此前發布的「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和扶持包括太陽能在內的新能源產業和產品的戰略目標,計劃到2015年,中國將形成500萬千瓦的併網太陽能發電能力。
更多太陽能光熱發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太陽能光熱發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