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心態普遍不佳,認為至少短期內市場形勢仍難好轉,價格有再落可能,所以7月份氯化鉀低迷行情還在繼續。截至本月底,鉀肥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氯化鉀主流價格環比下滑了100-150元/噸。
月初港口和邊貿進口鉀競爭加劇,使兩地氯化鉀價格出現了50元/噸左右的回落,而國產鉀價格仍不太明朗,但一直被市場懷疑將再落;與此同時國際鉀肥價格陷入滯漲期已經兩個月,下行預期逐漸加強,國內市場傳聞稱談判代表已與外商初步接洽,再簽大合同的價格有意壓低到到岸價350美元/噸以內,不過外商也還在堅持漲價宣傳。
之後低迷沉寂的行情僅又持續了一兩周的時間,價格再次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且仍以進口鉀、尤其是邊貿鉀表現最甚,幅度達50-100元/噸,低端價格跌破了 2000元/噸大關。這一次大落原因比較簡單和直接,就是在普遍看跌的預期下,邊貿即將到新貨但是收款卻不理想;與此同時,港口繼續明穩暗落,青海地區國產鉀市場基本也還是死水一潭,穩定不下來的進口鉀價格使得廠家們前期訂單的結算價格難以敲定,也迫使部分廠商再度小幅降價促銷。雖然很快又出現了價格突然大落後小幅反彈的現象,大概三、四天裡,低端價格似乎消失了,但是業內對後期價格走勢仍有擔憂所以並未立即採取動作,而最終事實證明這種擔憂是完全正確的。首先鹽湖鉀肥2013年生產任務從300萬噸擴大到340萬噸,這無疑將加重業內對氯化鉀供大於求的擔憂,其次,也是尤為重要的是,月底烏拉爾鉀肥公司宣布退出BPC、並與中農簽訂50萬噸下半年暫未定價的供貨合同,此消息震驚了國內外鉀肥市場。目前對於50萬噸的新訂單還不能100%確定,中農尚未對此消息做出回應,也有一些大貿易商表示國際市場的震盪或將加速國內市場價格探底,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可能有利於後期價格企穩反彈,不過大多數人還是擔心大環境如此低迷的情況下,BPC的解體尤其是烏拉爾鉀肥公司稱中俄邊境交貨價可能跌破300美元/噸的大膽言論都將加重國內市場的觀望氣氛,預計氯化鉀價格將繼續回落,雖然空間實際上未必會很大,但是起碼沒有了短期內企穩好轉的可能。
8月份國內外化肥市場都將關注中化與加鉀的大合同談判。若開始談判後很快便出結果,那只能是因為外商同意大幅降價,而若是雙方意見不統一,談判無限期後延,那麼新合同價格視具體延長的時間就可能會有更多變數,且貿易商們還要再多承擔幾個月的資金等方面的壓力,所以總體來看氯化鉀市場的壓力至少短期內應該難以緩解。而BPC解體帶來的對整個國際鉀肥市場的衝擊,將逐漸的、持續的影響著國際和國內市場的原有布局和價格地位,未來國內市場的重新整合預計至少持續半年左右,長的話有可能持續1-2年才能確定新的鉀肥市場新秩序;在保守估計的半年期里,預計國內鉀肥價格將以回落為主,但是不排除中間會有小幅震盪,所以建議採購方不能一味觀望和壓價,也要小心在想拿貨時因為找不到合適貨源而被迫高價採購的可能。
硫酸鉀行情較平靜,截至本月底硫酸鉀主流價格環比基本穩定,只是高端報價小落50元/噸,但低端也略微反彈了約50元/噸。
在大環境不佳的背景下,硫酸鉀市場「相對較好」,其很大一部分支撐仍是來自於低開工率:羅鉀於本月中旬開始夏季檢修,計劃到8月下旬才恢復生產,可供銷售的庫存量不是很大;曼海姆廠家整體開工率較差,多數地區僅在30-40%。不過畢竟正處於淡季,大多數地區的需求都較有限,所以大多數硫酸鉀報價基本保持穩定。對於硫酸鉀後市的良好預期來自於對供需形勢將偏緊的判斷:下半年普通高鉀複合肥、硝硫基複合肥和菸草複合肥的需求預期較高,但是羅鉀貨源緊俏,曼海姆廠家普遍無庫存壓力,且受副產品鹽酸銷售困難的拖累較長時間內開工率恐怕會一直維持在偏低水平,所以當下硫酸鉀身上幾乎寄託了所有化肥市場人士所剩不多的「正能量」。在良好的市場條件下,雖然硫酸鉀廠家們對於氯化鉀市場突然出現的大震盪也表示擔憂,但是也並不是十分在意。未來只要雲南菸草硫酸鉀招標的價格不出現意外變化,那麼預計硫酸鉀行情良好局面仍將繼續,價格只會在氯化鉀價格走勢的基礎上做出微調。
更多鉀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鉀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