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白露節氣,氣溫漸涼。國內秋季肥料市場仍未見起色,整體行情冷清,鉀肥市場也難以擺脫低迷。
9月初,國內氯化鉀市場延續低迷走勢,市場主流報價變化不大,但成交價格存在較大差異。
鹽湖新的結算價格出台,60%晶體氯化鉀主流到站價2100元(噸價,下同),粉狀2060元,較前期2400元的報價下調300元。但實際上60%國產氯化鉀山東、江浙一帶目前主流出庫價格在2100元,中原地區在2150元,價格早已倒掛。
報價的明穩、成交價的暗松,早已是鉀肥圈內心知肚明的潛規則。早在半月前,在下游需求一直低迷不振、銷售壓力凸顯的影響下,邊貿成交價率先走低。國產鉀肥和港口貨源試圖挺價,但不出一周,價格也陸續跟進走低。目前60%俄紅鉀口岸價格1800元,62%白鉀報價 1850~1900元。港口價格也在弱勢盤整,北方港口60%俄紅鉀報價2030元,較前期下滑20元;60%俄白粉報價2080~2100元,俄大顆粒報價2380~2400元,成交價格在此基礎上每單仍有不同優惠。相較北方港口,南方港口報價略高,但成交同樣低迷。
鉀肥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分析發現,國際鉀肥市場也籠罩在近期的利空消息下,且受氮肥、磷肥整體低迷的影響,價格呈現全線持續下滑狀態。上周標準氯化鉀離岸價,溫哥華380~430美元,低端降20美元,高端降10美元。西北歐370~400美元,高低端均下降20美元。獨立國協330~370美元,低端降30美元,高端降40美元。約旦380~400美元,高低端均下跌20美元。以色列380~420美元,低端降20美元。東南亞到岸價 370~450美元,低端降10美元。顆粒氯化鉀現金到岸價巴西370~400美元,低端降15美元,高端降40美元。一周內最高降幅達40美元,其中亞洲地區標準氯化鉀到岸價最新成交價已降至370美元,較年初時的470美元下降100美元,降幅達21%,且後期仍有下行可能。價格的大幅走低並未打破市場成交的低迷,上周國際鉀肥現貨市場,除了正處傳統用肥旺季的巴西市場有一單成交外,其他市場均顆粒無收。因為缺少價格標杆,且對後市缺乏信心,各地買家都在觀望中。
俄白鉀肥貿易戰繼續升級,由鉀肥波及到能源領域又上升到政治層面,成為目前鉀肥現貨市場交易停滯的主要原因之一。9月5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簽署第339號法令,將成立一個新的公司統籌所有白俄羅斯化肥出口。該公司將是公共股份制,保持已有被認可的名字,但為不同法律實體,現有人員保持不變。據悉,新公司已獲白俄出口化肥的獨家權利。此外,自9月1日起至年底,白俄將免除鉀肥出口關稅,這令國際鉀肥後市價格走勢又充滿了懸念。
總體來看,國內外鉀肥市場在短期內仍難擺脫低迷,需求不旺和供應量充足是主要利空因素。
更多鉀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鉀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