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批獲得移動轉售牌照的話機世界數碼連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話機世界」)5月4日在杭州正式發售170號碼,標誌著170號碼進入商用運營階段,話機世界也成為全國首個正式放號銷售的虛擬運營商,這意味著中國移動轉售業務試點邁出了歷史性的關鍵一步,民資正式登陸通信業。
此外,迪信通、蘇寧互聯也已從5月1日起,分別開始接受公眾的170號段預約或預約的優先登記,近期即會開售。阿里巴巴、京東等近期也將正式對外放號,5月將成為虛擬運營商放號最密集的月份。
然而,在一片歌舞昇平背後,許多對虛擬運營商低資費抱有期望的消費者赫然發現,早期宣傳中一些吸引眼球的賣點,例如「流量月底不清零」、「免流量費」、「免通話費」等,並沒有如期兌現。
以這樣的形象開局,不但激起用戶的一片批評和謾罵,已經預約的亦已開始要求退款,但更重要的是,業界對剛剛起步的中國移動轉售業務的前景,開始感到懷疑。
預訂「承諾」未兌現
話機世界此次放號同時推出的「樂瘋浙江三部曲暢享話機170」的活動主題中,以「話費存多少送多少」、「手機用多久保多久」、「浙江省內2小時內上門服務」為核心內容的三大特色服務成為亮點。
除此之外,一個月前已發布的「久久」套餐方案(分為從29.9元/月至399.9元/月的9檔套餐,其中最低檔的29.9元月套餐包含80MB國內流量、80分鐘國內主叫通話和80條簡訊),和基礎運營商的套餐方案並無本質的區別。
更重要的是,此前博取了不少消費者眼球的「流量不清零」策略,話機世界方面表示,短期內難以實現,據說是因為中國電信的IT支撐系統接口尚未建好,虛擬運營商只能租借中國電信的計費系統,而且中國電信的轉售業務採取的是套餐捆綁折扣方式,使虛擬運營商無法拆包自行組合。
這一解釋能否被公眾接受不得而知,但與中國電信合作移動轉售業務,必須租用其計費系統,應該是從一開始就被告知的。
與中國聯通合作的虛擬運營商蝸牛移動在預售期間同樣反應熱烈,據官方介紹,以「零月租、無套餐、流量兩年不清零」為賣點的「999免卡」,自4月10日開啟預售,一經推出即受熱捧,僅僅4天時間就有超過1萬用戶下單預訂。4月16日起,蝸牛移動開始對免卡進行每天2000張的限量預售,仍經常早早被搶購一空。
但據記者了解得知,從4月中開始,即有衝動用戶在下單預訂後「勃然醒悟」:免卡並不優惠,僅有的亮點就是相關業務不清零。
一位預訂者在官方論壇上說,「以本人用的手機卡為例:89元套餐包含360分鐘全國免費通話,120M全國流量……當免卡半年免費結束後按照8元60分鐘、 3元10M的計費,如果我要用360分鐘的話就是48元,120M流量就是36元,總共就是84元,然而我入網電信套餐的時候是預存話費,每月又有話費返還40%,也就是每月89元實際只付53.4元,遠低於免卡的資費。」
更讓預訂者憤怒的是,在收取了預訂費用之後,蝸牛移動不但沒有像官網上宣傳的,在支付完成後三個工作日內發貨,改稱要到6月初才能發貨,對於要求退款的用戶,剛開始時還回應說資料確認齊全5天內退款,但大批用戶等了半個月都沒收到,不斷投訴卻被客服以「沒申請退款記錄」為由推諉。
從4月初時承諾的三個工作日內發貨,一推就是兩個月,按官方公布的預訂情況作保守估計,至少有2萬以上預訂者,超過千萬元的資金以及近兩個月的利息收入,被蝸牛移動占用。到截稿時止,蝸牛公司仍未對此事做出回應。
虛擬運營商愛玩「虛的」
事實上,除了話機世界和蝸牛移動外,其他一些已公布市場策略的虛擬運營商也有亂開「空頭支票」的嫌疑。
譬如說,某虛擬運營商聲稱,用戶網上預訂的sim卡,歸屬地可顯示為用戶申請時填的收貨地址,因此全國用戶都可申請且沒有任何使用限制。對此,蘇寧互聯內部人士直言不可能,「全國這麼多地方,怎麼可能保證拿到的號段就有用戶所在的城市。我們這麼早申請,最終要到第二批才拿到牌照,就是因為要等打算推出業務的十多個城市的申請材料收集齊全。」
天音通信近日又提出一種變相「攜號轉網」的新玩法,據說其租用了電信、移動和聯通的通信設備,只要擁有一張天音的1700號段卡,用戶在使用手機的時候,哪家的信號好,就用哪家的網絡,徹底掃除信號不好的死角。
上述蘇寧互聯人士同樣表示懷疑,「虛擬運營商都要求跟移動電信聯通單獨簽約,怎麼能一號通行。而且在信號同時覆蓋的區域,那應該用哪家的網絡呢?我覺得這絕對不可行。」
小心「虛火過旺」
虛擬運營商目前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也就是產品和品牌的擴張期,現階段體現出來吸引用戶的因素首先就是價格因素。從目前來看,消費者對虛擬運營商最敏感的還是價格因素。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2011-2015年中國管理諮詢市場運營監測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62.9%的手機用戶根本不知道虛擬運營商是何物,儘管如此,28.5%的手機用戶認為虛擬運營商的出現會使通信話費降低,還有25.2%的手機用戶認為套餐包含的內容會增多。
正是出於對更高性價比資費套餐的期望,哪怕媒體和通信業界人士盡力解釋,虛擬運營商的存在並非為挑戰基礎運營商的地位,消費者還是情不自禁地寄望其能成為激活市場的鲶魚。不少虛擬運營商對此也十分清楚,在宣傳上也有意無意地利用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拋出一個個抓眼球的「口號」。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當虛擬運營商的宣傳無法與用戶實際體驗相兌現的時候,爆發出的問題可能比現在基礎運營商面對的問題還要嚴重,因為用戶永遠有一個退路,就是重新回到原有基礎運營商的懷抱,或者選擇其他的虛擬運營商。
還有分析指,目前虛擬運營商有些「虛火過旺」,相信在未來2-3年內,由於虛擬運營商之間競爭加劇、盈利模式單一等因素影響,能夠活下來的或僅有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