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工信部發布《關於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的通告(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告》」),開始面向社會徵求意見。《通告》明確了民營企業、國有企業以及外商投資企業可依法依規申請經營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提出了企業申請、試點銜接、號碼分配、批發價格等政策保障,以及網絡與信息安全、用戶權益保護等監管要求。這意味著,經過四年試點後,被業內稱為「虛擬運營商」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即將進入正式商用階段,給有意願從事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國內外企業提供了政策和市場機遇。
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是指從擁有行動網路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購買移動通信服務,重新包裝成自有品牌並銷售給最終用戶的移動通信服務。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參加試點的42家民營企業在29個省近200個本地網範圍內開展試點,移動轉售業務用戶總數突破6000萬戶,占全國移動用戶總數的比重超過4%,直接吸引民間投資超過32億元,間接經濟貢獻超過128億元,帶動上下游新增就業崗位近6萬個。
《通告》明確了將向外資開放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工信部表示,我國一貫遵守國際規則,信守開放承諾,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通告》正式發布實施後,將按照WTO承諾及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外資企業開放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同時歡迎外商投資企業按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申請經營移動通信轉售業務。
對於試點期間的虛擬運營商發展以及對電信業的影響,工信部給予了肯定。工信部表示,從融合創新情況看,轉售企業率先推出零月租、多用戶共享、流量不清零、流量銀行等方案,受到用戶的歡迎和好評,相關做法被基礎電信企業吸納和借鑑,已經成為整個行業普遍的經營措施,間接推動了「提速降費」。此外,轉售企業充分利用實體渠道、網際網路內容、行業應用等背景優勢,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豐富了細分市場。在國際業務、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解決方案等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促進了行業創新,滿足了用戶個性化、差異化需求。
移動通訊轉售作為重要的電信業業務,一旦向民資發放牌照,意味著電信業改革將進一步提速,市場也將向民資進一步開放。事實上,向民資逐步開放,已經成為電信業改革的趨勢和主要思路。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內部資料顯示,進一步向民資開放電信業的市場環境正在日益成熟。一方面,2013年開始移動通信轉售業務、IDC、ISP業務、國內多方通信業務已陸續向民資開放或開放業務牌照申請;另一方面,上海自貿區在對WTO承諾之外新增呼叫中心、國內多方通信、網際網路接入、國內網際網路虛擬專用網4項開放業務。
風光之下,虛擬運營商業務現階段尚沒有被證明是一項好生意。從盈利情況來看,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共有13家轉售企業實現當年累計盈利。相較於42家虛擬運營商總量,實現盈利的企業剛剛超過三成,約七成的企業陷入虧損泥潭。
蝸牛移動方面對記者稱,截至2017年12月底,蝸牛移動用戶規模已經突破1100萬,是中國首個千萬級用戶虛擬運營商。據蝸牛移動原控股股東蘇州蝸牛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蝸牛數字)的「招股說明書」披露,其運營移動轉售業務的蝸牛通信2017年前三季度虧損1066.29萬元,淨資產仍為負1969.44萬元。
2017-2022年虛擬運營商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表明,對於可能面臨的行業風險,蝸牛數字甚至顯露出「退意」。目前,蝸牛通信的股東名單中已經沒有蝸牛數字的身影。蝸牛數字招股說明書中也披露,鑑於移動通信業務近年來依然處於前期積累用戶階段、市場競爭激烈,用戶共享的目標未達預期且不斷虧損。公司管理層計劃逐步縮減移動通信業務規模,在取得工信部批准的情況下,不排除退出的可能。
盈利困境的背後,虛擬運營商還要面對170號段一度成為「詐騙/騷擾電話」重災區的尷尬。170、171號段為虛擬運營商專屬號段,早期虛擬運營商手機號碼實名制認證缺乏,以及較低的資費價格,使得虛擬運營商專屬號成詐騙、騷擾信息等的「首選」。2016年,多地公安部門在發布詐騙預警時表示,170、171號段是電信詐騙「重災區」。
工信部網站1月24日公告稱,針對阿里巴巴通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連續三個季度垃圾簡訊、騷擾電話被舉報量排名靠前並持續上升的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約談了阿里通信的主要負責人,要求其高度重視,採取針對性措施,加強垃圾信息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