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品是用來滿足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社會產品。也可以稱作「消費資料」或者「生活資料」。按滿足人們需要層次分,有生存資料(如衣、食、住、用方面的基本消費品)、發展資料(如用於發展體力、智力的體育、文化用品等)、享受資料(如高級營養品、華麗服飾、藝術珍藏品等)。下文是對2015年我國消費品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
所謂消費品,依據GB/T 22760—2008《消費品安全風險評估通則》的規定,是指為滿足社會成員生活需要而銷售的產品。目前,我國的消費品共分17大類,包括紡織製品、服裝鞋帽、兒童用品、家用電器、通信設備、交通運輸工具、家具及配件等。但不包括有專門部門進行特殊監管的食品、藥品、化妝品、特種設備、航空器具、船舶、軍用產品等。
改革開放以來,歷經3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消費品產業取得長足進步,成效顯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進出口貿易第一大國,成為全球重要的消費品製造基地和消費市場。更多相關內容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快速消費品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預測報告》。
一是消費品品種和數量極大豐富。截至目前,我國消費品工業已逐步形成門類齊全、上下配套的產業體系,能夠有效地滿足國內外市場多層次的需求。據統計,我國已有200多種消費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世界70%以上的玩具、50%以上的電話和鞋類、30%以上的電視和箱包由中國製造。
二是產業質量水平和競爭力逐步提升。伴隨著我國質量工作的深入開展和「以質取勝、標準引領、品牌發展」戰略的貫徹實施,消費品生產經營者質量意識普遍增強、質量管理水平穩步增長、質量自我管控能力有效提升,消費品質量總體水平呈逐年遞增態勢。與此同時,我國消費品製造逐步從貿易代加工、勞動密集型向自主品牌研發、知識密集型轉變,產品附加值和檔次不斷提高,集聚了一批享譽全球的消費品製造企業,產業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
三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最新統計數據表明,2014年,我國消費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高出全部工業1.1個百分點。消費品產業規模的擴大,保障了國內外市場的有效供應,促進了消費市場的穩健運行,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升,在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等方面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更多消費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消費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