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是我國環保行業高速發展的五年,以「三大行動計 劃」為基礎,預計帶動行業超過 6 萬億的投資規模,年均複合增速達 10%,預計「十 三五」末,環保投資占 GDP 的比重將達 1.45%。下面進行環保公司前景分析。
縱觀國外環保行業歷史,環保存在明顯的特定時 期保增長調結構功能,投資拉動屬性顯著(如日本的 90 年代、美國的 1985-1990 年, 環保產業逆周期顯著成長 )。如今,我國環保在去產能中扮演重要作用,在「新基建」 中占有重要位置,逆周期成長屬性將逐步體現,預計「十三五」期間複合增速將達 10.7%。
通過對環保公司前景分析,隨後我國經濟取得長足發展,當經濟總量達到一定程度,我國環境面臨的則是區域總體污染物的排放量超出有限的環境容量的問題。隨著「九五」期間總量控制手段的興起,環保行業進入了總量控制時代,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均衡、環保制度不健全等諸多因素,環境改善並不十分明顯。
隨著時間的推進,霧霾、黑臭水體等問題持續顯現,嚴重影響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時單一治理或行政監管手段亦難以取得持續性效果,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環境污染是一項綜合性、共生性的問題,涉及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也涉及城鄉協同平衡,還涉及產業布局及空間優化整合,要放到更大的維度上去考慮。
「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寫進黨章並進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習主席的「兩山論」也得到社會的共識,自此,生態文明建設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進入新時期,「十九大」重點強調了綠色發展這一定義,並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同時將「兩山論」、「最嚴格的環保制度」寫入黨章。
通過對環保公司前景分析,近年來,我國政府對環境治理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環保工作力度持續加大。作為必不可缺的環境監測領域,同樣受益匪淺,有望迎來快速發展。相比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治理三大子行業,環境監測是個小而精的環保細分行業。不過,環境監測是環保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對實現我國環保產業目標起著重要作用。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20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7.5%。
環保工程的涉及範圍絕不是單一的,它是在不斷發展擴大的。而我國對環保工程的投資也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如今國家對環保的極大重視,像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大氣治理、垃圾回收等項目,擁有先進技術和設備才能抓住市場機遇贏取更大的經濟利益。隨著我國的企業發展的自身需求和產業政策的更新,環保工程行業的前景將是無可限量的。
環保行業實際上是共生性很強的行業,未來這種趨勢也會越來越明顯。供給側層面、工業過程或是源頭的節能環保防控,污染問題解決的更直接,對應的市場空間也更大。當前資源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粗獷式的發展方式再繼續延續將後患無窮。以上便是環保公司前景的所有分析了。
更多環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環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