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內熱水器市場依然會保持相對穩定增長。2018年我國熱水器市場整體表現將好於去年,市場銷量或將下滑1.8%至4429.1萬台,但銷售額有望實現10.2%的增長,整體規模達到874.3億元。以下是筆者對熱水器市場現狀的簡單解析。
通過對熱水器市場分析得知電熱水器依然保持了最大的市場銷量和熱水器市場占有率,但銷量增速不斷下滑的。目前來看其與燃氣熱水器市場規模差距不斷縮小,熱水器行業內部的結構占比變化已經發生。太陽能熱水器市場不斷萎縮,需求持續下滑。連續的負增長行業出貨量已經從 2011 年的 1830 萬台,縮小到2016 年618萬台,太陽能熱水器行業規模在整體熱水器市場份額僅為 10%左右。2009 年開始的家電下鄉政策,極大地拉動了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在 2010-2011 年達到高點。同時由於行業技術門檻低,低技術水平的市場競爭透支了行業潛力,而產品的技術進步不足,需在房屋建築的特定位置安裝,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017下半年,蘭州、南京等地陸續放開房產調控政策,房地產市場回暖,相應的精裝修市場市場規模也隨之增長。據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精裝修工程項目個數為1293個,工程項目套數127.4萬套,同比上升9.9%,其中配套熱水器產品的項目個數為467個,工程項目套數37.4萬套,同比上升4.8%。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配置率較高,除了太陽能、空氣能熱水器的配置率上升以外,其他類型的熱水器配置率均呈下降趨勢。
2017年中,表現最好的品牌當屬美的。依託於近幾年來不斷強化的「健康活水」理念,並且推出比佛利高端系列來調整產品結構,美的成為了為數不多能持續保持增長的電熱水器品牌之 一。美的在2017年中有接近700萬套的銷量。
海爾在電熱水器產品上一直享有盛名,除了家喻戶曉的品牌影響力之外,海爾多年來持續在電熱水器技術上進行突破,特別是在消費者最關心的安全技術上不斷去強化,其獨創的防電牆技術已經升級到3.0階段。2017年,海爾依然保持著全球電熱水器第一的強勢表現,在國內同樣也有超過600萬套的銷量。
至於萬和、萬家樂,這兩個品牌在熱水器市場耕耘多年,在用戶群體中擁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辨識度。2017年,「兩萬」的電熱水器銷量都在150萬套以上。其中,萬家樂的增長幅度相對更加明顯,電熱水器的銷售額突破9億元。
除此之外,能在市場中保持活躍的電熱水器品牌屈指可數,其中,專業電熱水器品牌威博憑藉著多年來形成的規模、成本和產業鏈優勢,威博自主品牌在2017年中實現了30%左右的 增長。
在整個電熱水器市場處在規模下滑的情況下,品牌的馬太效應會愈發明顯,主導品牌可以充分發揮品牌和渠道的優勢,主流品牌也具備著產業鏈的優勢,而剩下來一大批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會遭受進一步的擠壓。
行業市場價格:產品結構調整帶動價格上漲,低價競爭逐漸失去效用
不難發現的是,為了滿足消費者日益挑剔的需求,大多數電熱品牌在產品上會選擇往注重用戶體驗的高端化方向去發展。
實際上,這一點從2017年電熱水器市場銷售量下滑、銷售額增長的發展態勢上也可以看出端倪,即電熱水器的產品均價是呈現上漲的趨勢。來自另外一家第三方機構中怡康的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中,儲水式電熱水器的平均單價達到了1784元,同比增長9.45%。
通過對熱水器市場現狀的簡單解析得知隨著不斷加碼的房地產市場調控,熱水器市場增速放緩。近日,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與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指導、中國家電網主辦的「水·語 未來——2018中國熱水器行業高峰論壇」在京舉行。與會企業認為,消費升級的加速將持續為熱水器行業提供市場紅利,而走內生式增長之路的熱水器市場也有望成長為家電市場中下一個突破千億規模的細分市場。好了,以上便是筆者對熱水器市場現狀的簡單解析了。
更多熱水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熱水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