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6年,我國首飾用金分別達到502.75噸、716.50 噸、667.10 噸、721.58 噸和611.17 噸,以目前金價計算,整個黃金首飾市場規模超過1,800 億;未來幾年,我國的珠寶首飾市場將保持平穩增長。那麼珠寶市場現狀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珠寶市場分析得知珠寶零售複合增速 13%,黃金首飾占比 50%。2017 年,全國限額以上金銀珠寶企業商品零售額 2970 億元,同比增長 5.6%。根據統計,我國珠寶首飾零售規模超 5,000 億,過去 5 年複合增速約 13%,是規模增長最為迅速的可選消費品類之一。從市場構成來看,黃金首飾占比近 50%,其餘為鉑金/K 金、鑽石/珠寶鑲嵌、翡翠玉石、珍珠等其他飾品。根據數據, 2016 年美國人均珠寶消費額 306.7 美元, 日本珠寶首飾人均消費額 180.2 美元,我國珠寶人均消費額僅為 54.11美元,低於同期美國的 1/5和日本的 1/3,增長潛力巨大。
目前,我國珠寶首飾市場已逐步形成了境內品牌、香港品牌、國外品牌 珠寶企業三足鼎立的競爭局面。高端市場(奢侈品市場)主要由國際一線知 名品牌占據,如 Cartier(卡地亞)、Tiffany(蒂芙尼)、Bvlgari(寶格麗) 等,它們憑藉悠久的品牌歷史和精湛的設計工藝已經逐漸形成各具特色的珠 寶首飾文化,受到消費者的追捧。該類品牌打造的核心競爭優勢在於設計、 款式和工藝水平,主要滿足的是目標消費者的審美消費需求,因此在原材料 的基礎上,可以獲得更多來自於設計的溢價。周大福、周生生、謝瑞麟、六 福等香港品牌,老鳳祥、愛迪爾等內資品牌,定位多數集中在中高端層次, 以中產階級和工薪階層為主要目標消費群體,該類消費者有一定的價格敏感 度,產品款式和保值增值屬性兼顧。目前,中高端市場仍是我國市場容量和 增長潛力最大的市場層級。
從銷售產品品類上看,高端市場的主要產品為毛利率較高的鑲嵌飾品, 而中端市場的主要產品則是毛利率相對較低的黃金和鉑金飾品。由於高端品 牌單件商品價格較高,因此存貨周轉率相對較低,而中端品牌由於單件商品 價格相對較低且部分珠寶公司批發業務占比較高,因此存貨周轉率較高。此 外,高端品牌的銷售費用要高於中端品牌。
行業終端需求個性化且標準化程度相比其他消費品而言較低,使得整體黃金珠寶市場集中度偏低,黃金飾品由於相對標準化,龍頭市場份額相對較高,鑲嵌類飾品市場由於需求個性化更強,市場集中度相對更低,優質品牌市占率提升空間廣闊。整體黃金珠寶市場市占率前三的企業為周大福、老鳳祥和周大生,周大福市場份額在8%以上,CR5 約為24%。
品類結構和渠道模式共同決定黃金珠寶企業毛利率、周轉效率等經營特點。國內黃金珠寶企業品類結構差異主要體現在黃金飾品的占比上,黃金飾品占比較高的企業,以老鳳祥、周大福、豫園商城等為主,而非金飾品占比較高的品類主要有周大生、潮宏基、萊紳通靈、恆信璽利等,通常而言,黃金飾品毛利率相對較低、但周轉率相對較高,非金鑲嵌類飾品毛利相對較高、但周轉率相對較低;從渠道模式上,直營和加盟為珠寶企業的兩種渠道策略,周大福、周生生和外資品牌Tiffany 等,以直營渠道為主,鳳祥、周大生、豫園商城和六福以加盟渠道為主,直營渠道直接面向終端渠道,加盟模式以批發貨品給加盟商為主,因此通常意義上,品類相似的情況下,加盟模式毛利率相對更低,周轉率相對更高,直營模式毛利率相對更高,但周轉率相對更低。
通過對珠寶市場現狀的簡單解析得知隨著居民消費需求升級和消費群體的年輕化,預期鑽石鑲嵌首飾產品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向已開發國家首飾消費看齊。鑽石飾品作為相對高端的鑲嵌品類,滲透率較低且有望長期受益於品質消費升級趨勢。根據數據,目前黃金珠寶在中國珠寶市場占比最高約 47%,主要受中國崇尚黃金珠寶的文化傳統與近年高金價驅動的旺盛投資需求影響; 鉑金/K 金及鑽石/玉石珠寶分別占 6%/20%/19%。從國際市場上看,鑽石珠寶所占份額最大(48%),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市場均以鑽石珠寶為主流。 隨著居民消費需求升級和消費群體年輕化,未來珠寶消費者將更注重產品的裝飾屬性和紀念意義,預期鑽石鑲嵌首飾產品的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向已開發國家首飾消費看齊。「周大生」等以鑽石鑲嵌為主導產品的珠寶首飾品牌的盈利成長空間將高於傳統黃金首飾品牌商。以上便是筆者對珠寶市場現狀的簡單解析了。
更多珠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珠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