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有24個新冠候選疫苗進入臨床研究階段,142個新冠候選疫苗處於臨床前研發階段。未來疫苗出台將遏制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勢頭,當下時點,穩健角度宜布局機場板塊,進攻角度宜布局航空板塊。以下對新冠疫苗行業現狀分析。
目前全球中低收入國家總人口數量為35.7億人,假設我國出口新冠疫苗接種率為10%-15%,統一按照2針法測算,預計出口銷量為7.1-10.7億支。假設出口均價為2.5美元/支(折合17.5元/支),則市場空間為125-187億元,按淨利率40%計算,利潤空間為50-75億元。
我國新冠疫苗出口市場空間測算
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全世界範圍也被廣泛質疑,目前全世界使用的疫苗都沒有經過大規模動物實驗而直接進入人體臨床,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了I-III期臨產實驗,在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沒有得到認證的前提下就開始全球大規模接種。
假設2020年新生兒人數1500萬,以20%接種率預計,則市場空間可接近百億元。目前肺炎結合疫苗供應量不足,產品進口量直接影響市場規模,市場空間預計會在國產產品上市並解決產能問題後打開。國內沃森生物、民海生物、北京科興、蘭州所、智飛生物、康希諾和成都安特金等正在自主研發13價肺炎疫苗。
2020年疫苗批簽發在新冠疫情催化下,全年整體實現穩步增長。據中檢院數據,2020年疫苗合計批簽發6.51億支,同比增長14.39%。其中一類苗批簽發3.48億支,同比增長0.62%,二類苗批簽發3.03億支,同比增長35.76%,是自2012年以來,二類苗最高增速。
綜合國內外研究可以發現,疾病大流行期間居民接種疫苗意願通常會迅速提升並隨著疫情發生髮展有所變化。疫情全球範圍內大規模流行,2020年國人接種意願或大幅度提升,預計到2020年國內疫苗市場規模將超500億元。
在此背景下,由於口罩+隔離雖然能預防病毒感染,但會嚴重影響全球經濟發展,只有疫苗是解決新冠病毒的最佳手段。因此,全球各大企業紛紛參與新冠疫苗研發,到目前全球已有超過50個新冠疫苗處於研發階段。其中Moderna的RNA疫苗、康希諾的腺病毒載體疫苗、INOVIO的DNA疫苗等已進入臨床階段。而這其中,我國康希諾腺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有望全球率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