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高速增長,電動工具行業的快速發展下,全球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22年出貨量達到394億噸,以下是2023年三元正極材料行業競爭分析。
三元正極材料目前作為動力電池的主要正極材料被使用。三元正極材料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其中三種元素都有不同的作用,鎳提高材料容量;鈷穩定層狀結構;錳(鋁):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安全性。因此,對比其他鈷酸鋰(LCO)、錳酸鋰(LMO)、磷酸鐵鋰(LFP)等正極材料電池,三元正極材料電池有著能量密度普遍高於普通正極材料、放電容量大、循環性能好、結構較穩定等優勢。
我國三元正極材料行業市場集中較低,但生產中心明顯向頭部企業集中,而頭部企業市場份額相差無幾,市場競爭激烈,目前行業暫無絕對的龍頭企業。三元正極材料行業競爭分析指出,雖然行業進行過頭部整合,仍相對弱勢 ,相關企業話語權不足,如果鋰電池產業鏈下游出現較大波動,類似三元正極材料企業這樣的中間環節參與者受影響甚大。
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三元正極材料總產量為39.81萬噸,同比增長89.6%;容百科技、當升科技、天津巴莫位居前三,市占率分別為14%、12%、12%;CR5達到55%,較2021年提升3%。
容百科技:2022年, 公司基於「新一體化」戰略,將持續強化在正極材料新技術儲備和新材料量產能力等方面的布局,實現從高鎳龍頭到全市場覆蓋的正極材料綜合供應商的轉型。公司通過布局高鎳三元材料、磷酸錳鐵鋰材料和鈉電材料等三大材料,實現對動力和儲能兩大市場全覆蓋。
當升科技:是一家由大型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創業,從事新能源材料研發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三元正極材料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公司主要從事鈷酸鋰、多元材料及錳酸鋰等小型鋰電、動力鋰電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領先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專業供應商。
天津巴莫位:公司先後承擔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國家商委、財政部及天津市等單位三十餘項重大攻關研發項目。公司新型功能材料研究中心被天津市認定為市級技術中心及「天津市先進鋰離子電池材料企業重點實驗室」。現獲十項專利授權,三項成果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多個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
目前,三元正極材料企業在現有產品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主營三元正極材料的企業中,2022年容百科技和當升科技的研發費用均超過3億元。 主營磷酸鐵鋰的企業中,德方納米2022年研發費用為1.64億元。
整體來看,三元正極材料已經成為最主要的鋰電池正極材料,預計鋰電池對於三元正極材料的需求將不斷擴大,三元正極材料企業將加大三元正極材料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