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我國是一個
羽絨羽毛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
經濟的持續發展,羽絨及其製品進入國內外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羽絨及其製品的生產、出口和消費國。羽絨羽毛作為一種天然產品, 具有其他產品所不可替代的優勢,
羽絨製品以其輕、軟、暖的優良特性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追求商品的高品質的同時,對健康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羽絨羽毛作為動物產品,其中是否存在有害
微生物,特別是能引起人畜共患傳染病的微生物,是行業內外關注的問題之一。我國《羽絨羽毛》及《羽絨羽毛檢驗方法》國家標準經修訂,已於2004年5月1日實施。新國標增加了羽絨微生物檢測方法和限量指標方面的規定。歐洲羽絨標準中最早出現了微生物檢驗的要求,但實際上歐洲人並不對羽絨進行微生物檢驗。2002年修訂的中國
羽絨服裝國家標準《羽絨服裝》(GB/T 14272—2002)在事實上已將微生物列為羽絨服裝填充料的必檢項目。最近幾年,我國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抗菌」、「抑菌」羽絨服產品,使羽絨微生物問題成為了一個「熱點」。由於各種標準規定不一,不同市場對產品的要求也不一樣,到底應該如何看待羽絨的微生物問題,羽絨製品是否安全衛生,許多生產商、經銷商和消費者心中存在很多困惑。為此,本文試圖從羽絨羽毛微生物檢測的起源及國內外在羽絨微生物問題上的現狀等方面出發,結合本
實驗室的檢驗檢測工作實際,對羽絨羽毛製品的衛生與安全、羽絨微生物檢測是否存在必要性以及在何種情況下需要進行檢測等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
二、羽絨微生物檢測的起源
羽絨的微生物檢測項目起源於歐洲。義大利衛生部於1981年10月發布法令,要求對羽絨製品填充料進行微生物檢測,但前提條件是該填充料的耗氧量檢測值須高於20 mg/100g,如低於20 mg/100g,則不需檢測。為適應對義大利出口羽絨製品的微生物檢測需要,原我國國家商檢局曾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制定了羽絨製品填充料微生物檢測臨時方法——《對意出口羽絨製品細菌檢驗暫行規程》,但多年以來,我國向義大利出口大量的羽絨及其製品,卻幾乎從未要求檢測微生物項目,只需在檢驗檢疫部門簽發的衛生證書上註明耗氧量低於20 mg/100g即可順利通關進入義大利。根據本實驗室多年來的檢驗檢測工作實踐來判斷,經過適當水洗的羽毛羽絨,其耗氧量超過20 mg/100g的可能性是沒有的。
1998年9月,歐洲標準化委員會發布標準《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微生物狀況檢測》(EN 1884-1998),規定了羽絨微生物的檢測方法。隨後又在2001年7月發布了另一個標準《羽毛羽絨——安全要求》(EN12935-2001),規定了羽絨填充料中四種細菌的限量要求,但同時規定了前提條件,即耗氧量超過20mg/100g時,才檢測微生物,如低於20mg/100g,則不需檢測。當耗氧量高於50mg/100g時,則也不需檢測,這批羽絨填充料就自動判定為不合格了。前面已經談到,在實際檢測過程中,經過適當水洗的羽毛羽絨填充料其耗氧量是不可能達到或超過20mg/100g的,實際上超過5mg/100g的情況也很少。在這種情況下,按照標準規定,羽絨的微生物含量其實是不需要檢測的。那麼EN 1884-1998標準的發布又有什麼意義呢?在我們與歐洲同行的交流中得知,歐洲標準中的羽絨微生物限量指標是參照對製藥企業的要求來制定的,相對而言其要求是很高的。若檢驗,很多耗氧量低於20mg/100g的羽絨也會不合格,除非在羽絨羽毛加工過程中提高烘乾消毒的溫度(壓力)或在水洗時加入特殊的
殺菌劑才會比較「
保險」。因此,歐洲標準化委員會在隨後發布的EN 12935-2001標準中添加了耗氧量大於20mg/100g才進行微生物檢測的前提條件。到目前為止,這種狀況並未改變。而在經濟、科技同樣比較發達、人民生活水平也較高的另兩大羽絨製品進口和消費市場——美國與日本,也尚未有對羽絨微生物檢測的要求。
三、我國羽絨微生物檢測的現狀
我國原有的羽絨國家標準不包含微生物檢測的內容。2003年新修訂的羽絨國家標準《羽絨羽毛檢驗方法》(GB/T 10288—2003)和《羽絨羽毛》(GB/T 17685—2003)加入了微生物檢測的內容,但也規定了前提條件,即耗氧量檢測超過10mg/100g時才檢測微生物,這也就意味著在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檢測這個項目的,因為GB/T 17685-2003標準規定,所有水洗羽毛羽絨的耗氧量必須不超過10mg/100g,否則就是不合格。
2002年修訂的羽絨服裝國家標準《羽絨服裝》(GB/T 14272—2002)的配套標準——紡織行業標準《水洗羽毛羽絨試驗方法》(FZ/T 80001-2002)參照歐洲標準引入了微生物檢測方法,同時在另一個紡織行業標準《水洗羽毛羽絨》(FZ/T 81002-2002)中規定了四種細菌的限量指標,但卻把耗氧量大於20mg/100g才進行檢測的前提條件取消了。如此,也即是進入我國市場的羽絨服及其填充料的微生物指標必須合格。前面已經提到,在羽絨填充料的加工過程中,如果只是按一般的羽絨羽毛水洗工藝進行處理,而不在水洗烘乾等環節採取提高溫度、加入殺菌劑等特殊處理,那麼這批填充料的透明度、耗氧量等指標可能非常好,而微生物檢測卻很有可能不合格。由此而給生產廠家、經銷商及消費者帶來很多困擾。
四、羽絨微生物檢測是否存在必要性
在上有國家標準的硬性規定,下有消費者對羽絨製品的衛生安全提出質疑的情況下,羽絨微生物檢測是否有其存在必要性呢?筆者認為,在羽絨製品填充料中設置過高的細菌限量指標是沒什麼必要的。誠然目前由於禽流感等疫病流行的原因,很多人談「禽」色變,一些消費者對羽絨製品的安全性也提出了質疑。但作為行業內人員,我們對經過正規加工處理的羽絨製品的安全性是抱有堅定信心的。像禽流感病毒、沙門氏菌等致病微生物對外界的抵抗力不強。禽流感病毒對紫外線敏感,日光直接照射下很易滅活,在加熱55℃ 1小時、60℃ 10分鐘即可被滅活,同時對大多數防腐消毒藥敏感;沙門氏菌在80℃下15分鐘即可被殺滅。羽絨羽毛經過正常的加工過程完全可以將這些微生物殺滅。從鵝、鴨宰殺後的高溫燙毛(80℃以上),到拔毛後烘(曬)干,到貯存、運輸、分毛加工,再到水洗、高溫烘乾(蒸汽溫度可達120—130℃),經過這麼多環節,這些致病微生物存活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在我們日常微生物檢測中,標準中規定的沙門氏菌檢測結果通常為「未檢出」也可說明這一點。
在實際檢驗過程中,羽絨微生物檢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還原亞硫酸鹽的梭狀芽胞桿菌和嗜中溫需氧菌超過限量指標。其實這些細菌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而且還原亞硫酸鹽的梭狀芽胞桿菌由於可以生成抵抗力強大的芽胞,確實很難將其殺滅。但該菌不光在羽絨填充料中存在,在普通紡織品中也存在。我們曾經做過試驗,用一件舊汗衫參照羽絨微生物檢測方法進行檢測,結果也發現存在上述兩種細菌。這些細菌在羽絨製品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是不會使人致病的,因此我們大可不必化「大力氣」將羽絨中的這類細菌殺光。否則只會增加羽絨製品的生產、檢測成本(目前微生物檢測是一項相對比較費時、費事的項目),但並未給產品品質與衛生帶來多少正面影響。
在食品工業中,有一種殺菌要求很高的食品貯存方式--罐頭食品。由於它們通常會較長時間保存,並且即開即食,因而對其中的微生物要求是很高的,照理應將其中的微生物全部殺死。但事實並非如此,這類食品中有一個「商業無菌」的概念,即經過適度殺菌,罐頭中只要達到無致病微生物,且不存在通常溫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即可,而不須再提高殺菌溫度或延長殺菌時間,直至將罐內微生物全部殺滅(這樣不光提高生產成本,也會破壞食品風味,而且也是很難做到的)。直接用於人類食用的食品尚且容忍存在非致病性微生物,用來穿、用來蓋(墊)的羽絨製品就更不需要對在正常情況下不致病的微生物進行嚴格限制了。
五、關於「抗菌」羽絨服
近年來,有一些羽絨服生產廠家推出了「抗菌」羽絨服的概念,為此而向羽絨填充料中加入一些抗菌材料。對此,筆者也有一些不同看法。首先,國際標準規定,所謂「羽絨」,是指經過正常的採集、分類、水洗、烘乾消毒以外未進行任何其他處理的水禽羽毛羽絨,人為添加抗菌材料,這種羽絨還能否算作正常的天然「羽絨」?第二,所添加的抗菌材料的有效性暫且不說,其對羽絨製品使用者的身體健康有否影響卻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今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國際羽絨羽毛局(IDFB)2005年會上,有關中國羽絨市場的報告中有這麼一段話:「一些廠家推出了『抗菌』羽絨服,無論其抗菌效果如何,客觀上迎合了不少消費者追求健康、追求安全的需求」。報告做完後,即有國際上知名的紡織品、羽絨研究檢測機構——德國Hohenstein研究院的Dr.Weckman先生指出,歐洲消費者對於像羽絨製品這樣的
家紡產品中添加人工化合物非常敏感,這樣的產品人們是不敢用的。當然,歐洲也有抗菌紡織品之類的產品,但那是給特殊人群使用的,比如需無菌環境的病人等。可想而知,此類產品的消費量是很少的。第三,所謂「抗菌」羽絨,其抗菌效果如何,又如何評價,目前尚未有正式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就大肆炒作「抗菌」題材,似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前面已說過,目前作為羽絨製品主要消費市場的已開發國家如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對羽絨微生物並無要求,歐洲事實上也不做微生物檢測。如果作為羽絨及其製品出口大國的我們自己對羽絨微生物題材大加炒作,或許有一天某些進口國也同樣提出微生物方面的要求或是限定羽絨中不准添加特定的化學物質(在食品中此類限定比比皆是),甚至將其作為一種限制進口的技術措施或
貿易壁壘,則我們悔之晚矣。同時,作為經濟、科學技術較為發達、人民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和地區,他們對食品衛生的要求遠高於我國的標準,但對羽絨微生物卻未提要求,這從一個方面說明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不大的。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我國在食品安全衛生方面尚有很多工作要做,而對羽絨的微生物要求卻又遠高於他們,實在沒有必要。
六、討論與建議:
實際上,微生物無處不在,過多過濫做羽絨微生物檢測顯得多餘。羽絨新國標規定,只有當耗氧量超過10mg/100g時,才需要做微生物檢測。而相關歐洲標準(EN-12935)規定,耗氧量超過20mg/100g才必須做微生物檢測。從這個意義上說,羽絨新國標在微生物檢測方面嚴於歐洲標準。但一般情況下耗氧量不會超過10mg/100g這個標準,如果超過這個值,根據新國標或紡織行標,這批羽絨本身已在耗氧量指標上不合格了。綜上所述,筆者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對羽絨羽毛製品提出過高的微生物檢測要求沒有必要性;
2、羽絨羽毛製品填充料應不含在羽絨羽毛製品正常使用情況下可使人致病的微生物。經過正規加工處理並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生產的羽絨羽毛可達到此要求;
3、已開發國家對羽絨羽毛微生物問題並未提出檢測要求,我們作為主要出口國自己不要炒作這一題材,以免進口國對此提出高要求而影響正常出口;
4、「抗菌」、「抑菌」羽絨的必要性、有效性、安全性值得懷疑。
更多羽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羽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