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18年終盤點:四部環保法規實施 家居產業升級

2018年終盤點:四部環保法規實施 家居產業升級

2019-01-01 09:11:3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2017年的環保風暴至今讓眾多家居企業心有餘悸,家居行業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寒冬,不斷有中小型企業倒在了環保風暴下。而2018年,一系列環保法規的出台及監管監察,與2017相比,數量和質量上更是有了飛躍。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2018年,都實施了哪些環保法規。

  多部重量級環保文件正式生效

  中國消費網▪家居頻道了解到,家具企業在傳統製造行業中位居第三。家具生產過程中釋放揮發性有機物主要來源於塗料。據中國塗料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塗料塗裝業每年向大氣排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總量約計430萬噸,其中油性漆占比約為98%。家具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主要為:苯、甲苯、二甲苯、甲醛、酚類,是大氣污染物的來源之一。此外,生產過程中的鋸末、粉塵等也加劇了周邊環境的污染。

  為此,《環境保護稅法》於2018年1月1日實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環保稅實行的是定額稅率,即多排多繳,少排少繳。環保稅負的差異,帶來產品價格、生產規模等差異,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中國消費網▪家居頻道了解到,環保稅開徵之後,大氣和水污染物排放企業受影響最大。根據環保稅法要求,應稅大氣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規定,從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生態環境損害往往具有長期性、潛伏性,尤其是具有污染易、修復難的特點,很多污染一旦造成,罰再多錢也沒法徹底修復。有鑑於此,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成了一種有效的兜底措施。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目的首先就是實現損害擔責的需要。

  2018年1月1日,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與以往相比,此次《水污染防治法》明確了許多比較具體的工作要求。例如,要求加油站等的地下油罐應當使用雙層罐或者採取建造防滲池等其他有效措施,並進行防滲漏監測,防止地下水污染;並且,新《水污染防治法》還加大了水環境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在增加按日連續處罰的基礎上,提高了罰款幅度,比如將對企業超標、超總量的罰款由「排污費數額兩倍以上五倍以下」改為「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等。

  《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於2017年11月6日由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於2018年1月10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辦法》作為推動排污許可制實施的基礎性文件,十分重要,要對各項規定進行深入研究、周密考慮、審慎處理,並加快推動出台實施。實施排污許可制對實現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落實重點地區空氣品質改善目標等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要服務好中心工作,進一步加大對無證排污和不按證排污的檢查處罰力度,加大對違規項目清理整頓力度,為中心任務的完成提供有力支撐

  新政實施後家居行業

  環保新政頒布後,最先受影響的會是一大批生產和環評不達標的塗料產品生產廠、鋼鐵廠以及板材生產廠家。據悉,很多企業快速進行了整改,在產品設計和研發上下了更多功夫,甚至還進行了產業的轉型。

  環保政策影響下,價格是最直觀的表現。據悉,目前很多經銷商已經接到廠家發出的漲價通知,今年原材料成本價格上漲25%-30%,廠家進行調控後還會有15%左右的漲幅。所以明年部分家具產品的價格會有上浮。

  由技術轉型帶來的企業生產線升級,可以更適應環保大環境。美大集成灶總經理王力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大刀闊斧的環保政策倒逼家具行業大洗牌,激勵企業逐步適應新環境,不達標生產線、原料全部更換,加大對生產線的投入和改進,加大對研發的投入,不能達到標準或者無力整改的企業無法具備產品端的優勢就只能被行業淘汰。

  同時,環保新政下,家居產品質量得到提升。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環保政策影響了價格,但是同樣也保證了產品質量。企業的生產研發投入力度加大,產品質量肯定更有保障。

  此外,多數家居企業對產品進行了創新和轉型。業內人士認為:越是要求嚴格,企業越要進行產品的創新和轉型,在品質上進行提升才不會被洗牌。

更多環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環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