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促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促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2019-01-01 09:10:06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召開近期重點監管工作通報會,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銀行業信貸質量基本穩定、市場流動性總體穩健、風險抵禦能力增強,保險業風險保障功能充分發揮、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下一階段,銀保監會將增強監管政策、貨幣政策、財稅政策的合力,進一步促進金融領域對外開放,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防範風險持續加碼

  回顧2018年,銀保監會統信部副主任劉志清介紹,銀行和保險業運行呈現出幾大特點:一是信貸質量基本穩定。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89%,處於合理可控區間;同時,2018年商業銀行累計核銷不良貸款較上年多2590億元,騰出更多空間服務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二是風險抵禦能力增強。2018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3.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762億元,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也分別較上年末分別上升5.1個和0.24個百分點。三是流動性總體穩健。商業銀行人民幣超額備付率2.64%、存貸款比例74.3%,均在合理區間,優質流動性資產占比明顯高於國際平均水平。同業負債同比下降9.1%,部分中小機構過度依賴短期批發性融資問題有所緩解。四是保險業風險保障功能充分發揮,服務能力不斷提升。2018年前11個月,保險業累計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6463萬億元。

  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銀行業境內總資產261.4萬億元,同比增長6.4%;保險業總資產18萬億元,同比增長7.2%。2018年,中國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穩健,風險總體可控。

  未來一個時期,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避免「脫實向虛」將成為監管重點。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肖遠企以「交叉金融」為例指出,2019年監管一方面將重點壓縮「同業理財」「通道類信託貸款」等導致資金淤積在金融體系內部、阻礙資金直接跟實體企業對接的業務;另一方面將重點整治違法違規的金融產品、金融活動和金融機構,塑造良好的金融生態。

  降低小微融資成本

  2018年,銀保監會圍繞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截至2018年11月末,中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3.28萬億元,占各項貸款餘額的23.81%。其中,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9.13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8.77%,比各項貸款增數高6.89個百分點;有貸款餘額的戶數為1644萬戶,比年初增加376萬戶。從資金成本上看,2018年四季度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比當年一季度利率更是降低了1個多百分點。

  「未來,銀保監會將不斷地優化完善監管措施,引導商業銀行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繼續擴量增面,督促銀行進一步完善內部經營機制,完善差異化的績效考核政策,鼓勵基層敢貸、願貸。」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張金萍說,同時也要推動地方改善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外部環境,比如打擊逃廢債、減少擔保費、評估費、抵押費等方面的收費。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需要監管部門堅持不懈地努力。「目前來看,銀保監會採取的途徑是有效的。未來,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可以進一步加大力度,通過貼息、擔保、優化考核、提供集中共享的財務服務等手段,撬動更多金融資源滋潤小微企業、服務實體經濟。」趙錫軍說。

  金融開放有望擴大

  金融業對外開放一直備受海外內關注。肖遠企表示,2019年將研究新的開放措施,使開放範圍更廣、力度更大,「特別是要讓一些有專業性的外資機構能夠進入到市場,讓在某一個專業領域合規經營意識比較強的外資機構,來補充中國金融體系的一些不足或者促進相互之間共同成長。」

  肖遠企提到,保險公司在風險保障和信用保障方面潛力非常大,很多融資需要增信,而保險公司通過產品提供增信服務,可以參與到企業風險分擔機制過程中。國外很多保險公司恰恰在此方面有不少專長。不僅是保險公司,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銀行、資產管理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有些可能帶來資金做投資、做股權、做股東,有些會帶來技術和專長。

  「如今,中國經濟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另一方面是國內市場持續不斷地對國外產品和企業『引進來』,這些都呼喚一個更為開放的金融業。實際上,擴大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目的就是要讓中國的金融市場在全球更大範圍內調配各種資源和要素,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趙錫軍說。他進一步指出,2019年中國金融行業和金融市場開放的步伐將會繼續穩步推進,未來全球所有投資者都可以按照「競爭性原則」來華在金融領域投資興業。同時,內外資也將被一視同仁,共同在服務中國實體經濟的過程中享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紅利。

更多金融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金融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