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周二(5月28日)9:00,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當周美國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庫存增加增加474萬桶至4.768億桶,增加1%,原油庫存刷新2017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原油庫存增加126.6萬桶,庫欣原油庫存變化值連續5周錄得增長,升至2017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汽油庫存增加371.6萬桶,汽油庫存變化值創1月25日當周(17周)以來新高;精煉油庫存增加76.8萬桶,庫存變化值創2月15日當周(14周)以來新高。
數據公布後,美油下滑近0.8美元,跌破62美元關口,跌超2%,刷新近一周低點至61.67美元/桶。
上周美國國內原油產量增加10萬桶至1220萬桶/日。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上周進口694.3萬桶/日,較前一周減少66.9萬桶/日。美國原油產品四周平均供應量為1992.4萬桶/日,較去年同期減少2.7%。美國上周原油出口減少42.5萬桶/日至292.2萬桶/日。
近期國際貿易的緊張局勢是限制油價漲幅的重要因素。對此美銀美林指出,國際貿易的緊張局勢對原油需求產生負面影響。該投行指出,在近期國際貿易爭端有所發酵之前,國際原油需求實際上已經開始放緩。在過去的兩個季度平均的需求增量僅為68萬桶/日,遠低於過去5年平均146萬桶/日的增幅,這是因為美國、中國以及德國製造業疲軟的狀況已經開始使得原油的需求開始出現下降。
該投行認為,國際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可能會對各國的製造業造成進一步的打擊,這可能會進一步削弱原油的需求。尤其是在投機者已經購買了大量的原油持倉的情況下,市場任何情緒的變化都可能會進一步放大油價下行的風險。
俄羅斯和沙特未來的產量變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上周日舉行的OPEC會議上,俄羅斯是唯一一個沒有排除放鬆減產約定的國家。包括沙特在內的多數其他國家此前暗示他們傾向於將當前協議延長至年底。
俄羅斯油長諾瓦克表示,他與沙特油長法利赫討論了市場運行情況,並表示雙方致力於協調產出。產油國政策調整存在多種不同選項,不排除下半年增產。當被問及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時,諾瓦克表示,該地區的問題正在變得「越來越嚴重」,但他補充說,美中貿易衝突也破壞了市場穩定。如果事實證明,市場可能面臨供給短缺,那麼我們準備審視潛在的增產選項。
而此前因原油管道污染問題導致該國的原油出口一度出現較大的縮減,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俄羅斯平均原油產量下降到1115萬桶/日。分析人士認為隨著近期管道的逐步恢復,俄羅斯可能會考慮適度增產以彌補此前的出口損失。與此同時,數據顯示5月份俄羅斯流入美國的石油呈指數級的增加,5月初迄今,美國一共採購了500萬桶的俄羅斯原油,且更多的原油仍處於運輸的過剩中。
EIA數據顯示,在2019年1月和2月美國進口俄羅斯的原油還比較少,加上各種石化產品一共僅有1613萬桶/日,低於2018年同期的2025萬桶。但是由於委內瑞拉不再是美國的原油供應國,因此預計美國對於俄羅斯進口可能會提高三倍。這可能會強化俄羅斯增產的預期,並會對OPEC減產的一致性造成挑戰。
儘管沙特希望維持減產至2019年底,但是沙特的政策制定者們似乎也在努力達成平衡,一方面要滿足與美國保持良好關係的外交需求,另一方面要讓出口收入維持在足以支持本國預算的水平。
由於2019年1月和2月國際油價大跌,沙特第一季石油出口收入約為4.8億美元/日,基本與2018年同期一致,但低於2018年10月觸及的高位水平6億美元/日,僅略高於2014年油價滑坡前水平的一半。
因此隨著近期國際油價總體處於高位,沙特的收入也獲得了穩步的提升。此前沙特等國便表示對當前的油價水平感到滿意。因此在這個節點上沙特不會輕易選擇快速增產,因為這會導致原油收入的損失。
不過隨著近期地緣局勢的持續發酵,沙特方面意識到美國保持良好的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沙特最終將不得不增產以換取美方在政治和軍事上的保護,以及對伊朗的嚴厲制裁。對此一位熟悉沙特計劃的海灣消息人士表示,預計沙特6月原油出口量將保持在700萬桶/日以下。但是一旦OPEC及其他產油國當前的減產協議到期,沙特可能會將原油出口量增加10萬-30萬桶/日,料出口超出這一水平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若增幅大於這個數據,可能會令市場再度供應過剩,從而導致石油收入進一步下降,這不是沙特希望看到的。
而分析人士認為,鑑於當前的外交挑戰,美國方面可能也會適度容忍油價維持高位甚至小幅上漲。但是這種耐心也不是無底線的,預計沙特將會在2019年夏季給出明確的答覆。在此之前,沙特首要目是說服其產油國盟友不要增加出口,特別是俄羅斯。
更多原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原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