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在原油價格走強、宏觀預期向好的提振下,PTA價格自低位反彈,乙二醇價格持續走強,聚酯產品的聚合成本從11月的不到4200元/噸提高至4300元/噸。之後,PTA和乙二醇價格繼續攀升,到12月末,聚酯產品聚合成本已經超過4700元/噸。
在此期間,江浙直紡滌短價格從5500元/噸反彈至5800元/噸後轉為振盪運行,直紡滌短的加工費從1200元/噸壓縮至1000元/噸。後市將迎來元旦和春節假期,下游織造進入季節性淡季,短纖價格也將被動跟隨原料市場振盪。
長期供需良好有彈性
數據顯示,2020年直紡滌短產能增速只有4.4%,其中大部分為需求增長較快的中空和水刺型短纖,而棉型短纖占比極低。從2021年的新增產能投放計劃看,依舊集中於中空和水刺型短纖,棉型短纖市場沒有供應增長壓力。下游消費則主要體現在織機數量的平穩增長上。因此,棉型短纖在良好的供需格局下,價格主要掛鉤下游訂單表現。一旦訂單向好,短纖價格就具備獨立上漲的動力。
短期消費將進入淡季
近幾年,受益於「禁廢令」、環保整治等政策因素,原生短纖對再生短纖形成替代,導致直紡滌短開工負荷偏高、庫存處於偏低水平。2020年10月,由於國外部分訂單轉移到國內、國內「雙十一」訂單及國外萬聖節和聖誕節訂單集中,紡織行業表現火爆,短纖行業開工負荷自9月以來維持滿負荷狀態,庫存由低位轉為欠貨銷售。據化纖信息網的統計,截至12月25日,部分企業依舊有20天甚至一個月的欠貨。
按照往年傳統,1—3月因下游織造工人放假,短纖等紡織原料需求停滯,為了防止產生過高的庫存壓力,企業往往主動檢修,但今年,鑑於目前依舊處於欠貨狀態,企業的檢修力度將小於往年,春節假期間庫存將回升。
目前距離春節僅一個多月,市場即將進入季節性淡季,需求端難以提振短纖市場。
綜上所述,短纖成本短期因乙二醇走勢偏強而表現堅挺,但長期看PTA和乙二醇均面臨新產能投產壓力,累庫預期下,價格很難強勢,可能跟隨原油市場波動。基本面上,因無新產能投放的壓力,在低庫存、高開工的狀態下,企業春節前主動檢修的力度將不及往年,短纖庫存勢必增加,價格也將振盪運行。
但長期看,良好的供需格局下,一旦訂單向好,短纖價格就具備脫離成本而獨立上漲的條件。屆時,可考慮賣原料買短纖,做多短纖利潤。
更多紡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紡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