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化肥價格出明顯上行趨勢,2022年一季度我國300萬噸化肥儲備開始向市場投放,烏克蘭政府決定暫時禁止出口所有類型的化肥,維持國內肥料市場的平衡。
美國、歐盟和其他國家已經對俄羅斯實施了嚴厲的經濟制裁措施,這可能對俄羅斯的天然氣和化肥出口產生重大影響。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約占全球天然氣貿易的20%,歐盟目前40%的天然氣需從俄羅斯進口。制裁可能會將天然氣價格推至更高水平。雖然歐洲可以轉向進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但物流和設施問題使得成本居高不下,短期內難以得到明顯緩解。
天然氣是生產氨、尿素等氮肥的重要原料。俄羅斯是氮肥和鉀肥的重要供應國,其出口份額占全球氮肥貿易的15%、鉀肥貿易的17%。白俄羅斯則占全球鉀肥出口市場份額的16%。由於白俄羅斯是俄羅斯的盟友,目前也已成為國際制裁的目標。對這兩個國家的制裁將進一步限制全球化肥供應,推升全球化肥價格。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歐洲尿素價格已經從2021年初的317.6美元/噸飆升至2021年底的890美元/噸,磷酸二銨則從年初的494.8美元/噸升至745美元/噸。
化肥短缺將對全球產生巨大影響。特別是不少發展中國家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化肥進口依賴程度非常高,如中非共和國、蒙古國對俄、白俄兩國氮肥的依賴度超過90%,摩爾多瓦、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等對其依賴度也超過80%。化肥價格高漲將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發展中國家化肥使用量減少,增加糧食歉收的可能性。
春耕化肥供應事關保障農民種糧用肥需求、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目標。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每年均會同有關方面安排一定規模的化肥商業儲備,並適時投放滿足市場用肥需要。
近期,多種化肥價格火爆。中國農資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28日—3月4日,國內鉀肥採購需求持續好轉,供應有限,同時受國際價格大幅拉漲影響,國內氯化鉀價格大幅上漲。監測數據顯示,當周,國產氯化鉀各省批發價格方面,浙江、江西、山東、廣東、四川地區價格周環比上漲50元到250元/噸不等,其餘地區價格保持穩定;進口氯化鉀各省批發價格方面,黑龍江、山東、湖南、廣東、江西等地區價格周環比上漲50元到300元/噸,其餘地區價格保持穩定。
化肥工業行業深度分析及「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尿素價格也出現上漲。3月7日中國尿素零售價格指數(CNRI)為2832.59點,環比上漲21.18點,漲幅為0.75%;同比上漲661.31點,漲幅為30.46%;比基期上漲927.63點,漲幅為48.70%。
複合肥市場需求回暖,價格持續小幅上漲。國內45%氯基複合肥市場零售價以上漲為主。其中吉林、江蘇、福建、江西、山東、河北、湖北、廣西、新疆9省區市價格周環比上漲8.71元到175元/噸,其餘地區市場價格平穩。
3月7日中國化肥批發價格綜合指數(CFCI)為3178.64點,環比上漲58.05點,漲幅為1.86%;同比上漲814.45點,漲幅為34.45%;比基期上漲799.80點,漲幅為33.62%。有業內人士分析,近期化肥價格不斷上漲原因多方面,糧食種植面積增加,對化肥需求量增加;同時,化肥生產的原材料是天然氣、煤炭等,近期價格也是攀升狀態。化肥價格走高已有一段時間。2021年,受全球流動性泛濫、國際化肥價格大幅上升帶動,以及國內能源供應緊張、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化肥價格大幅上漲。
經國務院同意,2021年下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建立了化肥保供穩價工作機制,開展了一系列保供穩價工作。生產方面,保障化肥生產用煤用電用氣供應,指導地方建立工作專班保障重點化肥企業開足馬力生產;流通方面,供銷社系統積極與上游重點生產企業開展產銷對接,加大備肥力度,庫存較前期持續增加。
綜合各方面情況,2022年春耕化肥供應是有保障的,但考慮到生產成本進一步大幅回落的難度較大,預計春耕化肥價格可能仍將高位運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行業運行監測,保障煤炭、電力、天然氣、硫磺等化肥生產要素供應,進一步發揮進出口調節、儲備吞吐等對化肥市場保供穩價的積極作用,同時大力推動化肥減施增效,指導農民科學用肥,多措並舉做好今冬明春化肥保供穩價工作,全力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有力夯實夏糧豐收基礎。
隨著春耕自南向北推進,後續還有大量儲備化肥將陸續投放市場,以保障春耕等關鍵時段農業生產用肥需要。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密切關注化肥市場形勢,會同有關方面繼續做好儲備化肥投放等保供穩價工作。
更多化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化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