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穩步增長,達11875億元,生鮮電商以多模式、多業態的形式長期並存。疫情之下,生鮮電商發揮自身價值與優勢,積極調配物資與運力,聯合多地政府進行防疫保供,成為疫情下的保供先鋒軍。
據生鮮電商市場分析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區民年食品支出近七萬元億元,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生鮮電商迎來了蓬勃發展。截止到2022年7月,網上食品消費同比增長近四成,生鮮電商月活用戶超過7100萬,同比增長達到75.4%,僅僅在2022年的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額達到了1821.2億元,同比增長了137.6%。
生鮮電商行業市場分析提到從目前來看,生鮮行業有望逐步實現線上線下的全面融通,一方面,線下門店能通過生鮮引流,以高水平的運營能力實現自身盈利;另一方面,線上業務能在建立品牌區域認知度的基礎上觸及更大範圍的用戶,突破線下社區生鮮銷量和用戶群的瓶頸,並能以更貼近社區的配送距離降低電商物流成本。線上線下的全面打通有利於生鮮行業市場規模的進一步爆發,通過覆蓋更大範圍的用戶,短距離短時間的便捷配送,更好地服務於廣大消費者。
生鮮電商市場分析指出預計未來「做飯」也要社會化大生產,買菜做飯將成為歷史,食材將由社會化大工廠生產加工為預製菜或鮮食,由家庭或餐館簡單加熱即可食用,口味基本與現場加工相同。就像成衣零售替代了布匹和裁縫零售,預製菜和鮮食零售將替代毛菜毛果等生鮮食材零售。
根據具體品類特性和供應技術來定,對於有獨特價值的特色大品,可以選擇在供應鏈前段進行產地標品化,在產地完成分級分選和規格化包裝,提升後段供應鏈效率,但產地標品化往往需要ToB和ToC一體化,才能有足夠的規模,實現規模效應;對於日常民生果蔬品類,則可以選擇後段銷地標準化,降低前段運營難度和成本,銷地標品化則需要央廚和工廠的深加工,所謂餐飲零售化,提升標品化深度和顆粒度。
綜上看來我國生鮮電商行業目前處于飛速發展階段,並且行業規模和銷量也在逐漸提高,未來生鮮電商也將往標準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