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23年紀錄片市場製作成本較低 新媒體紀錄片網際網路基因凸顯

2023年紀錄片市場製作成本較低 新媒體紀錄片網際網路基因凸顯

2023-02-17 11:47:2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紀錄片行業發展受多方關注,我國紀錄片市場題材多元化。當前,特殊時期出現令各行各業或多或少受到一定影響,紀錄片市場也需要在制播上進行調整適應新的變化。雖然紀錄片不像其他部分類型作品會顯得格外熱鬧,匯集大量流量,但紀錄片市場通過多年的發展已積累了一批受眾,同時近年來通過對更多題材的挖掘,以及紀錄片本身的內容價值,也正在吸引更多人的關注。

  2023年紀錄片市場製作成本較低

  細心的觀眾可以發現,打開電視或者登陸知名視頻網站,越來越多的國產紀錄片正在走進大眾視野,以其多樣的題材和形式,為觀眾獻上一場場精神盛宴。儘管大多數紀錄片很難進行商業化衍生,但對於視頻平台來說,高話題度能為平台帶來極高的流量和討論度以及拉新。並且相比於影視劇,紀錄片的成本普遍較低。

  2022-2027後新冠疫情環境下中國紀錄片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評估報告指出,2021年第3季度愛奇藝、B站、芒果TV、騰訊、優酷五大視頻網站上新紀錄片1300餘部,約5000集,時長超過2300小時。其中,愛奇藝是上新最多的平台,占五個平台所有上新紀錄片集數的67%。

2023年紀錄片市場製作成本較低 新媒體紀錄片網際網路基因凸顯

  目前的國產紀錄片極少有成本超過三千萬。而獨立紀錄片成本甚至可以壓縮到幾萬至幾十萬。如果是職業真人秀成本在幾百萬之間,而如果是美食紀錄片,成本大概是幾百萬到一兩千萬之間。最貴的紀錄片是那些製作了精美的服化道,且邀請了明星拍攝劇情的題材。

  相比動輒上億製作成本的影視劇,紀錄片的成本非常良心。並且紀錄片的受眾範圍雖然相對狹小,但反而有著非常鮮明的優勢,即對比同成本的影視劇,觀眾容忍度會很高,更容易取得高分,創造熱度。

  隨著國產紀錄片爆款頻出,湧現出了大批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紀錄片日漸升高的地位,也開始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過去,紀錄片人最關心的就是如何真正從行業邁向產業。但隨著資金的流入,這顯然已經不再是問題。

  新媒體紀錄片網際網路基因凸顯

  新媒體的「新」不僅只是意味著傳播渠道的變化,同時也意味著生產加工方式、用戶接受習慣和行為模式的變更。如果僅僅把電視上播放的紀錄片遷移到網際網路上傳播,那不是類型學意義上的「新媒體紀錄片」。真正的新媒體紀錄片不只是把網際網路當做傳播平台,作品自身必須含有網際網路基因,符合這一平台特性。

  如今,新媒體自製紀錄片、社會機構專為新媒體開發的紀錄片越來越多,它們與用戶自行上傳的UGC不同,基本都是專業團隊製作的PGC內容,通常實行節目項目化策略,為特定傳播時間和用戶需求精心策劃,追逐網際網路熱點話題,以博取更多的點擊量。例如鳳凰視頻的《說給》系列、《老家》系列、《畢業歌》等,又如為勝利日開發《丈量》(騰訊)和《天罰:二戰全紀實》(愛奇藝),這些作品都從不同角度體現出網際網路基因,與電視紀錄片自覺區別開來。

  新媒體紀錄片的製作手法更接近網際網路用戶的接受習慣。在網際網路的碎片化傳播中,觀看時間被切割、干擾,不少節目在包裝上下足功夫,為使節目節奏明快,淺顯易懂,娛樂含量高,新媒體紀錄片常採用簡短問答式、PPT羅列式、標題黨和短句庫等手法。像《穹頂之下》選擇可拆解傳播的板塊式結構,也是專為網際網路傳播精心設計。

  紀錄片行業發展快速,故事化是我國紀錄片主要發展趨勢。時下,交互性和平台化是新媒體紀錄片越來越明顯的趨勢,在互動性、整合性、易分享、高體驗、可遷移性等層面和傳統紀錄片區別開來。藉助多渠道的傳播優勢和受眾群來擴大覆蓋面和影響力,同時拓展敘事的無限可能性,讓我們看到了紀錄片2.0的力量:節目呈現一種開放和動態的特質,可以和用戶實現即時交互;強調眾包,讓觀眾直接參與內容創造;把社交媒體內置到內容生產環節里,而不僅僅是一個外接的推廣環節或調研系統。

更多紀錄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紀錄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紀錄片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