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鐵礦石發運量回升至2647.8萬噸周度水平,國內到港量卻下降267萬噸。焦炭成本支撐增強但煤礦供應維持高位,鋼材總庫存降幅擴大至150萬噸。多重因素交織下,黑色系品種呈現結構性分化特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焦煤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全球鐵礦發運量連續兩周回升,澳巴合計發運2647.8萬噸,環比增長132.6萬噸。國內到港雖減少267萬噸至2372.3萬噸,但港口庫存延續累庫趨勢。礦山產能釋放方面,馬達加斯加Bekisopa鐵礦計劃2027年投產200萬噸DSO項目,遠期供應端存潛在增量。
需求側高爐開工率小幅提升至53.68%,鐵水產量突破237萬噸/日高位,鋼廠進口礦庫銷比降至歷史低位。清明節前補庫需求與PB粉落地虧損擴大形成對沖,現貨成交環比下降1015元/噸。主力合約換月後盤面承壓,09合約或延續區間震盪,核心波動範圍在780820元/濕噸之間。
國內焦炭價格企穩帶動煤礦出貨好轉,但山西地區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原煤庫存周環比增加4.3%至156萬噸。鋼廠限產可能性疊加焦化廠低庫存現狀(可用天數910日),形成短期需求支撐,但蒙5精煤招標價僅微漲17元/噸凸顯市場謹慎情緒。
政策端焦點轉向碳減排,英國塔塔鋼鐵12.5億英鎊電爐項目落地或預示全球焦炭產能結構轉型。國內焦煤進口依賴度維持30%以上水平,口岸成交冷清導致蒙5原煤價格下探至860元/噸。供需失衡推動雙焦基差走弱,近月合約貼水幅度可能擴大至12%15%,建議逢高空配策略。
鋼材總庫存降幅擴大至150萬噸,表觀消費量修復至940萬噸/周,但川普關稅政策實施在即引發出口不確定性。印度螺紋鋼價格站上662美元/噸高位,國內價差窗口短暫開啟。製造業PMI回升至50.5%驗證需求韌性,南京取消限售後房地產銷售數據或改善,需警惕終端復甦持續性風險。
鐵礦石面臨遠期供應釋放壓力,但短期補庫支撐價格底部;雙焦在政策預期與過剩現實間震盪,關注焦化利潤修復進程;鋼材庫存去化斜率放緩,出口增量對沖國內需求波動。綜合來看,煤焦鋼產業鏈呈現"原料承壓成材抗跌"的分化格局,建議投資者以區間操作為主,重點關注4月中旬宏觀數據及海外貿易政策落地影響。
(註:文中所有數據均來自行業統計與市場監測機構公開發布的周度報告)
更多焦煤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焦煤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