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中藥行業迎來新機遇,益盛藥業穩健布局顯優勢

中藥行業迎來新機遇,益盛藥業穩健布局顯優勢

2025-04-29 16:45:3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逆全球化趨勢的加劇,國內經濟政策逐步向擴內需傾斜,大消費板塊表現亮眼。與此同時,創新藥和中藥行業也迎來低位反彈,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益盛藥業作為一家在中藥和消費板塊多元布局的企業,憑藉其穩健的財務結構和行業前景,成功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在宏觀經濟復甦不及預期的背景下,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尤為重要,而益盛藥業在這一方面表現尤為突出。

  一、低資產負債率與充裕現金流,奠定抗風險基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中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益盛藥業2024年財報披露,公司資產負債率進一步降至21.45%,處於極低水平。現金比率更是高達145.12%,顯示出公司現金流非常充裕,基本沒有償債壓力。這種低槓桿的穩健運營理念,使得公司在未來經營中具備較強的韌性和彈性。無論是抵禦外部風險,還是通過完善產品矩陣打開新的增長空間,益盛藥業都顯得遊刃有餘。

  從資產結構來看,益盛藥業的流動資產占比持續提升,截至2024年底,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例接近80%。流動資產的高占比意味著公司資產變現能力強,即便遭遇系統性風險或黑天鵝事件,公司也能通過加槓桿或快速變現資產來保持正常運營。這種資產結構進一步強化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二、存貨結構優化,減值風險可控

  儘管益盛藥業的存貨占比較大,但具體分析其存貨構成可以發現,原材料占比約85%,而庫存商品占比較低。醫藥行業本身具有生產周期長的特點,因此原材料的高占比並不意外。此外,近三年公司的存貨規模保持穩定,並未進一步增加,存貨減值風險整體可控。這種存貨結構優化,為公司在行業波動中提供了更大的緩衝空間。

  三、中藥行業高增長,政策支持加力

  中藥行業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迎來快速發展。預計到2027年,中藥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相比2024年接近翻倍。益盛藥業的核心產品振源膠囊和心悅膠囊,將充分受益於行業的高增長。此外,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心腦血管疾病和慢性病的發病率持續上升,中藥在整體調理、預防保健方面的優勢愈發凸顯。2024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已達到15.60%,預計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超過20%,進一步推動中藥需求的增長。

  政策層面,2024年8月珠海市發布的《珠海市促進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修訂)》,以及202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均從研發、產業化、資金支持等多個維度為中藥行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這些政策的落地實施,將為中藥企業創造更加良性的發展環境。

  四、擴內需背景下,健康食品與化妝品業務迎來新機遇

  除了中藥業務,益盛藥業還在健康食品和化妝品領域積極布局。在逆全球化趨勢下,高層對內需消費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2020年提出的「雙循環」發展戰略,以及2022年發布的《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均強調了擴大內需的重要性。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更是將「大力提振消費」列為首要任務。

  益盛藥業的健康食品和化妝品業務主要圍繞人參周邊產品開發,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公司在這兩條業務線上的研發投入積極,產品疊代迅速,能夠及時滿足市場需求。在內需消費起勢之前,益盛藥業已做好充分準備,靜待行業風口的到來。

  益盛藥業憑藉其低資產負債率、充裕的現金流以及優化的資產結構,展現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在中藥行業高增長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公司核心產品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擴內需趨勢為健康食品和化妝品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綜合來看,益盛藥業在中藥和消費領域的多元布局,為其未來的穩健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更多中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