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上海自貿試驗區近日迎來一項重要里程碑——碧迪醫療浦東機場綜保區分撥中心暨碧迪醫療大中華區研發中心(上海)正式開業。作為首個集自營醫療器械國際分撥中心與研發中心功能於一體的項目,該中心預計年進出口總額將達到20億元,標誌著上海在醫療器械領域的國際化布局邁出重要一步。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醫械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碧迪醫療作為全球領先的醫療技術公司,其產品線涵蓋醫用耗材、實驗室儀器、診斷設備、大型醫療設備及數位化醫療解決方案,服務範圍遍及臨床醫療機構、疾控中心、生物製藥企業及科研單位。此次在浦東機場綜保區設立的分撥中心,是碧迪醫療在亞太地區的首個自營醫療器械分撥中心,主營其旗下巴德醫療的全線產品。這一布局不僅強化了碧迪醫療在中國市場的供應鏈能力,也為其「根植中國、服務全球」的戰略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隨著智能化管理的逐步推進,碧迪醫療分撥中心引入了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和系統,顯著提升了運營效率,降低了成本,並加快了服務響應速度。通過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物流中心能夠更高效地處理醫療器械的存儲、分揀和配送,確保產品快速、準確地送達客戶手中。這種高效運營模式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也為整個醫療器械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杆。
為確保項目快速落地,保稅區管理局充分發揮「管理局+職能部門+開發主體」的三位一體服務機制,為企業量身定製綜合服務方案,並提供審批綠色通道。浦東機場海關駐空港區域辦事處通過點對點指導,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先進區後報關、貨物狀態分類監管等創新政策,進一步優化查驗模式,建立「入庫查驗」機制,為企業節省了大量時間和運輸成本。在行業主管部門的支持下,企業僅用一周時間就取得了二類醫療器械備案憑證和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實現了「申報即籌備、領證即投產」的高效審批服務。
碧迪醫療分撥中心的啟用,進一步鞏固了浦東機場綜保區在生物醫藥產業鏈中的地位。近年來,東松醫療分撥中心、康蒂思分撥中心、西門子診斷設備分撥中心等一批標杆性項目相繼落地,區域生物醫藥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醫療器械商品進出口總值達11.29億元,同比增長397.36%,充分展現了區域產業的強勁增長勢頭。
未來,浦東機場綜保區將依託自由貿易試驗區、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及綜合保稅區的功能和創新優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的集聚和快速發展。通過打造醫療器械產業的「消費地」「策源地」和「輸出地」,浦東機場綜保區將進一步鞏固其在國內乃至全球醫療器械市場中的重要地位,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總結
碧迪醫療浦東機場綜保區分撥中心的啟用,不僅是企業國際化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在醫療器械領域創新發展的生動體現。通過智能化管理、政策支持和區域產業協同,該項目為醫療器械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杆,同時也為浦東機場綜保區生物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未來,隨著更多創新項目的落地,浦東機場綜保區有望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產業的重要高地。
更多醫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