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蘋果公司對其應用商店的嚴格控制引發了廣泛爭議,尤其是其強制收取的高額佣金,被業界稱為「蘋果稅」。這一政策不僅限制了開發者的利潤空間,也阻礙了市場競爭。然而,隨著美國法院的一項最新裁決,這一局面或將迎來重大轉變。此次裁決要求蘋果允許開發者引導用戶至第三方支付平台,這被視為打破蘋果壟斷的重要一步,也為全球其他地區提供了參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蘋果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美國北加利福尼亞州聯邦地區法院近日作出裁決,要求蘋果公司必須放鬆對其應用商店的控制,並停止對部分應用程式的銷售抽取佣金。裁決明確指出,蘋果需允許移動開發者將用戶直接引導至App Store之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進行消費。這意味著iOS開發者將不再受「蘋果稅」的制約,可以直接推廣並將用戶引導至自營網頁充值上消費。
這一裁決源於此前一起反壟斷訴訟。2021年,一家知名遊戲開發商對蘋果提起訴訟,指控其強制應用開發者使用其支付系統,並對多數交易抽取高達30%的佣金。2024年初,該開發商再次上訴,指控蘋果在法院禁令下仍向開發者收取27%的新「蘋果稅」。儘管蘋果否認存在不當行為,但法院最終未予認可,並強調蘋果的行為「絕對不能容忍」。
此次裁決的生效,意味著美國國內的iOS開發者將不再受「蘋果稅」的制約。業內人士分析,此舉不僅可以讓開發者從每筆交易中的收益增加至少25%,還能為更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新的機遇。開發商和運營商將有更多的決策空間,提供更加豐富多元化的優惠方案。
長期以來,蘋果iOS系統的App下載都需在其官方應用商店進行,蘋果公司則會從每筆付費中抽取服務費。由於開發者對這筆服務費避無可避,因此它被形象地稱為「蘋果稅」。此次美國法院打破「蘋果稅」的壟斷,也為全球其他地區挑戰「蘋果稅」提供了範本。
近年來,全球開發者對「蘋果稅」的質疑之聲越來越大。以中國市場為例,蘋果向標準企業和中小開發者徵收的「蘋果稅」費率分別為30%和15%,這使得中國成為全球範圍內蘋果對App內交易抽成費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相比之下,蘋果在美國和歐盟地區的抽成比例已有所下調,但中國國內的「蘋果稅」至今未進行調整。
今年4月,歐盟委員會對蘋果公司處以5億歐元罰款,原因在於其應用商店中限制應用開發者引導用戶使用第三方渠道,剝奪了用戶獲取替代優惠服務的權利。此次美國法院的裁決,被視為動搖「蘋果稅」的重要信號。
蘋果之所以在「蘋果稅」上態度強硬,或許在於該項業務是其少數「無本萬利」的現金奶牛。根據蘋果2025財年第二財季財報,其服務業務收入為266.45億美元,同比增長11.6%,高於硬體設備增速。這一數據顯示,服務業務已成為蘋果重要的收入來源,而「蘋果稅」則是其中的核心組成部分。
然而,隨著全球範圍內對「蘋果稅」的質疑和挑戰不斷加劇,蘋果公司或將面臨更大的壓力。此次美國法院的裁決,不僅為開發者帶來了新的機遇,也為全球其他地區提供了參考。未來,蘋果公司是否會在全球範圍內調整其應用商店政策,仍有待觀察。
總結
美國法院的最新裁決,標誌著「蘋果稅」壟斷地位的首次重大動搖。這一變革不僅為開發者帶來了更高的利潤空間,也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全球範圍內對「蘋果稅」的質疑和挑戰,或將推動蘋果公司進一步調整其應用商店政策。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蘋果公司如何在維護自身利益與滿足開發者需求之間找到平衡,將成為其面臨的重要課題。
更多蘋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蘋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