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5月16日,在2025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主題活動上,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集中發布多項創新成果。通過啟動全國首個省級算力互聯互通平台、擴大外資企業開放試點、推出為民服務升級舉措等行動,北京正加速打造算力資源樞紐與高水平對外開放高地,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算力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北京市算力互聯互通平台首批接入6家行業代表單位,包括金融數據服務商、人工智慧研究機構及文化科技企業等。該平台整合京津冀及內蒙古、甘肅等地智能算力資源超60E FLOPS,並完成與國家算力公共服務平台對接,累計上傳算力標識11.5萬條。目前已有30餘家算力服務商接入全國互通體系,可為醫療、製造、交通等領域提供精準算力匹配服務。通過構建「跨地域、跨主體、跨架構」的資源調度網絡,北京正推動AI模型訓練、工業仿真等高算力需求場景的效率提升。
第二批6家外資企業獲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涉及技術開發、生活服務及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自試點啟動以來,北京累計獲批企業已達10家,覆蓋歐美及亞太地區資本主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不僅為國際企業提供市場准入通道,更將通過良性競爭倒逼本土技術創新,加速形成「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循環格局。數據顯示,這些企業的業務申請數量和種類持續領跑全國,成為首都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支撐。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組織行業推出"提升為民服務水平十條舉措":在網絡升級方面,加速5GA和萬兆光網建設,針對國際遊客推出融合通信與支付功能的短期套餐;在服務優化層面,實現自有營業廳"愛心專席"100%覆蓋,並完成APP適老化改造;信息安全領域重點強化非應邀信息治理,推廣"防騷擾"產品並完善二次號碼煥新服務。通過動態監測、精準施策和跨域協同,北京正構建更安全高效的數字服務體系。
此次系列舉措標誌著北京市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國際產業合作及民生服務保障三大維度取得突破性進展。作為全國首個實現省級算力網絡與國家級平台對接的城市,北京通過制度創新持續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構建"計算高效流動、資源智能調度、服務普惠安全"的數字經濟生態奠定堅實基礎。這些實踐不僅助力首都打造全球數字標杆城市,更為全國數位化轉型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範式。
更多算力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算力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