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今年一季度,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5%,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36.3個百分點。這一亮眼成績的背後,是該州依託資源稟賦加速推進清潔能源產業的戰略布局。通過統籌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能源開發,海西正成為全國新能源開發潛力最大的地區之一,並以「一大園區、三大集群、六大基地」為發展框架,在綠色轉型中實現經濟動能轉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清潔能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正文內容
作為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海西州近年來依託豐富的太陽能、風能和鹽湖資源,推動新能源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2023年一季度的數據顯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清潔能源相關領域貢獻突出,帶動全州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通過強化「濃油重鹽型」傳統產業與「風吹日曬型」新興產業協同發展,海西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時加速低碳轉型步伐。
根據戰略布局規劃,海西正穩步推進以風光儲為核心的發展模式。目前承接的三批國家大型清潔能源基地項目中,其總裝機規模占青海省總量的37%,展現出顯著集聚效應。其中,國家第二批大基地中的100萬千瓦風光儲項目已全容量併網發電,年發電量預計突破21億千瓦時,相當於每年節約標準煤約70萬噸,為區域綠色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在清潔能源多元化發展方面,海西州多地聯動探索前沿技術路徑。德令哈市依託可再生能源優勢,建成全國首個高海拔地區光氫儲併網發電項目——100萬千瓦光伏制氫工程,配套3兆瓦電解水制氫裝置,填補了高原氫能應用空白。這一項目的落地不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更為後續構建「綠電+綠氫」產業體系奠定基礎,凸顯海西在新能源技術融合領域的先行者地位。
為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海西州聚焦水、地、電等關鍵要素短板,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基礎設施建設破解資源環境約束。同時,政府深入企業一線解決經營難題,並搭建融資平台緩解資金壓力,一季度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25.2億元,同比增長超27%。這種「服務前置+資本賦能」的模式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為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長效動能。
總結展望
從加速布局國家大基地項目到創新氫能技術應用,海西州以數據化增長印證了清潔能源戰略的成效。通過統籌資源開發與產業升級、強化要素保障與招商引資,該州不僅鞏固了全國新能源開發核心陣地的地位,更探索出一條兼具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發展路徑。未來,隨著更多項目的落地與產業鏈延伸,海西有望在全國綠色低碳轉型中發揮更大引領作用。
更多清潔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清潔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