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16日,一場圍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質量安全的行業盛會於廣州舉辦。來自監管部門、科研機構與企業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政策落實、產業規範及技術創新路徑,為推動無人機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活動通過權威解讀與多方協作機制的建立,明確了質量監管要求與產業升級方向,標誌著我國低空經濟領域規範化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駕駛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本次活動聚焦軍貿出口規範、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及缺陷產品召回等核心議題,監管部門代表結合典型案例剖析,系統闡釋了企業需履行的主體責任。通過解讀最新質量標準與檢驗要求,強調無人機研發生產需嚴格遵循軍民融合導向,確保技術適航性與安全性達標。數據顯示,超百餘家無人機企業代表參與研討,覆蓋全產業鏈上下游主體,凸顯行業對政策落地的高度關注。
市場監管總局在會上明確表態將強化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違規行為,同時建立常態化缺陷產品追溯機制。針對近年來無人機因質量問題引發的事故隱患,監管部門提出"預防為主、閉環管控"的監管思路,要求企業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並主動配合召回工作。此舉不僅保障消費者權益,也為低空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制度護航。
活動重點部署了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體系構建計劃,涵蓋標準制定、認證認可及檢驗檢測三大領域。通過優化產業鏈供應鏈資源配置,推動無人機產品向高精度、智能化方向升級。監管部門透露將加快出台行業通用技術規範,並鼓勵企業參與國家級實驗室共建,為技術創新提供可靠支撐。
在圓桌討論環節,行業協會代表倡議構建"政產學研用"協同機制,建議設立質量提升專項基金並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媒體與消費者組織則呼籲強化質量信息公開透明度,形成全社會監督合力。活動最終達成共識:通過全鏈條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我國無人機產業將在2025年完成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型發展模式的轉變。
本次政策宣貫會標誌著我國無人駕駛航空器行業進入規範化發展新階段。隨著監管體系不斷完善、技術標準逐步統一,低空經濟將釋放更大市場潛力。未來,在多方協同推動下,無人機產品安全性與可靠性將持續提升,為智慧物流、應急救援等領域注入新動能,真正實現"科技賦能安全飛行,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目標願景。
更多駕駛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駕駛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