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新華社北京2025年5月30日電)近年來,隨著全球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提升,中國與日本在水產品安全領域的技術交流持續深入。近日雙方圍繞核污染水排海後的水產品監管問題展開新一輪對話,進一步明確了合作方向,為保障貿易鏈安全提供了新路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水產品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5月28日,中國海關部門與日本相關部門在北京舉行技術交流會議。此次會談聚焦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後對周邊海域生態的影響及水產品質量監管措施。雙方在數據共享和風險防控機制上達成共識,為後續合作奠定基礎。
今年以來,中方通過獨立取樣檢測和國際聯合監測,未發現進口日本水產品存在異常輻射值的案例。這一成果成為此次技術交流的重要依據,也為討論具體監管措施提供了科學參考。數據顯示,中國對日方水產品的檢驗標準始終遵循世界衛生組織及本國法規要求。
日方在會談中明確表示將採取可追溯、透明化的管理手段,確保出口至中國的水產品符合安全標準。雙方同意建立信息通報機制,定期交換監測數據,並探索聯合溯源技術以增強監管可信度。
總結來看,此次交流不僅體現了兩國在食品安全領域的務實合作態度,也為未來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提供了積極範例。通過強化技術對話與透明管理,中日雙方正攜手構建更安全、可持續的水產品貿易環境。這一進程將對區域經濟合作及國際核能安全議題產生深遠影響。
更多水產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產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