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南坪鎮任集村曾因採煤導致土地塌陷、村民搬遷。如今,這個村莊依託漁光互補光伏電站、秸稈資源化利用等創新實踐,走出了一條兼具生態修復與經濟振興的零碳發展道路。通過能源結構轉型和循環農業模式探索,任集村不僅實現了沉陷水面從「包袱」到「財富」的轉變,更將低碳理念融入鄉村生產生活的每個環節,成為全國首批零碳村鎮試點中的皖北樣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採煤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任集村因採煤形成4500畝塌陷水域。通過租賃2509畝水域建設漁光互補漂浮式光伏電站,該村將生態困境轉化為發展機遇。項目裝機容量達60兆瓦,年發電量可滿足3萬個家庭全年用電需求,並為村集體帶來每年120萬元租金收入。水面下同步發展水產養殖,進一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配套建成的35千伏變電站,則保障了新能源電力的高效消納與擴容空間。
任集村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構建循環經濟鏈:每年向生物質發電企業輸送3萬噸農作物秸稈(折合標準煤1.5萬噸),既減少焚燒污染,又產生經濟收益。同時通過「鵝糞+秸稈堆肥—沼液還田」模式,在塌陷區治理後啟動老鵝循環養殖項目,形成種養結合的生態閉環。目前全村可再生能源生產總量已達能源消費量的8.5倍,實現資源高效利用與環境友好雙贏。
村民參與屋頂分布式光伏建設超800戶,通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年均節省電費支出,並獲20年穩定租金收益。村內推廣「光伏+電動車」模式,在公共場所按每50戶配建充電樁,構建低碳出行網絡。太陽能路燈、沼液灌溉等設施普及,配合紅白喜事禁放鞭炮、有機肥替代化肥獎勵等機制,使綠色生活成為村民自覺選擇。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25萬元,較2018年增長近百倍。
總結:零碳實踐的鄉村振興啟示
任集村通過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與可再生能源開發,在皖北平原書寫了「生態修復—產業升級—生活轉型」的協同篇章。其經驗表明,鄉村零碳發展並非單純的技術疊加,而是需要系統性構建能源供給、產業循環和生活方式三大體系。這種將政策支持、市場機制與村民參與有機結合的模式,為全國資源枯竭型地區提供了可複製的振興路徑,也印證了綠色低碳理念對鄉村振興的強大賦能作用。(2025年6月8日)
更多採煤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採煤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