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基於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行業動態及訂單數據)
全球能源轉型加速背景下,電解槽作為綠氫製備的核心設備,正迎來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從國內最新招標數據顯示,電解槽市場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趨勢,行業已進入規模化落地階段。隨著多個大型項目投產在即,產業鏈焦點正逐步轉向運營端的商業化驗證及海外市場拓展。
截至2025年5月,國內電解槽單月中標量達506.05MW,同比增長462%,環比增長2405%。這一爆發式增長主要由新疆庫爾勒綠氫項目貢獻——該項目一次性招標約480MW電解槽設備,創下單體項目歷史紀錄。2025年1-5月累計訂單量已達1063.35MW,同比增幅達233%,印證了綠氫產業從政策試點向規模化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儘管因行業處於導入期存在月度波動性,但全年2.5-3GW的訂單預期已基本達成進度目標。
當前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底,國內電解槽企業尚有約217.65MW訂單處於「已招標未中標」狀態。受項目周期及審批流程影響,預計此類訂單的最終落地將集中在下半年集中釋放。值得注意的是,6月行業整體中標數據可能因項目申報節奏調整而表現平淡,但全年總量仍有望突破預期上限。
2025年7月,全國首個大規模風光制綠氫合成氨項目即將投產,標誌著電解槽設備從製造向實際生產環節的全面過渡。同期,多個國際級合作項目如綠色氨醇產線正在籌備中,預計至2025年下半年(即2025H2),金風科技、中國天楹等企業主導的海外出口項目將逐步啟動。通過面向歐盟及亞太市場的綠色溢價產品銷售,電解槽設備商有望獲得顯著收益增量。
隨著訂單規模擴大,產業鏈各環節正加速技術升級與降本進程。當前鹼性電解槽仍為主流方案,但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因效率優勢在分布式場景中滲透率提升顯著。行業普遍預期,到2025年底,主流電解槽設備的綜合成本將較2023年下降約30%,為綠氫平價時代奠定基礎。
總結:
從訂單爆發式增長到運營項目密集投產,2025年的電解槽產業正經歷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關鍵轉型。儘管設備端短期面臨交付節奏波動,但中長期看,綠氫在工業脫碳、跨境能源貿易中的戰略價值已不可替代。隨著技術成熟與成本下降的雙重推動,電解槽產業鏈將深度受益於全球氫能經濟的規模化擴張,並成為新能源領域下一個萬億級增長極。
更多電解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解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