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總標題含關鍵詞,無多餘表述)
隨著夏季桃子成熟季的到來,我國桃罐頭加工行業正經歷關鍵調整期。作為全球最大的罐頭生產國之一,2024年國內果蔬罐頭出口量達285.07萬噸,其中桃罐頭以17.33萬噸的出口量同比增長13.58%,但受國際市場價格競爭影響,出口額僅增長至2.1億美元。2025年前四個月,桃罐頭出口量、額分別同比下降4.03%和14.11%,凸顯行業面臨的結構性挑戰與轉型機遇並存的現狀。
我國桃罐頭生產以黃桃為主,占總原料的80%以上,主要產地集中在安徽碭山、山東平邑等地區。儘管主產區因天氣及基建問題出現小幅減產,但全國加工用桃種植面積仍保持近50萬畝,年產量超80萬噸,供應基本面穩定。企業為應對庫存壓力和市場觀望情緒,採購積極性普遍偏低,預計原料價格將維持平穩。值得關注的是,凍桃瓣儲備量同比增加,為企業應對市場波動提供了緩衝空間。
國際市場方面,2024年我國桃罐頭出口覆蓋195個國家和地區,但面臨「低價傾銷」負面標籤及貿易壁壘升級風險。當前全球主要生產國呈現產量調整與結構性競爭態勢,中國雖穩居出口前三,需警惕價格戰對利潤率的持續擠壓。
國內桃罐頭產業正經歷「規模擴張」向「價值增長」的轉型陣痛。2024年總產量72.3萬噸,同比減少4.24%,傳統商超渠道增速放緩,但折扣店等下沉市場增長顯著。行業生態受黃桃罐頭熱潮後遺症衝擊,非專業經銷商低價傾銷劣質產品導致價格體系混亂,消費者信任度下降。經過2024年市場洗牌,部分區域已顯現恢復跡象。
投資角度需關注產業鏈優化機遇:原料端可推動品種改良與標準化種植,提升出成率;加工環節通過數位化設備升級和綠色包裝革新增強附加值;消費端需激活居家囤貨、餐飲復用等多元場景需求。
全球桃罐頭貿易正經歷「量增價減」的白熱化競爭,中國在原料集中度(黃桃占比超80%)和加工技術成熟度上仍有優勢。為突破困局,需強化新興市場開拓力度,如東南亞、中東等地區,並實時跟蹤主要市場的關稅政策變化。同時,在2025年世界水果加工大會(CANCON16)等國際平台中推動建立全球貿易協調機制,以應對單邊主義挑戰。
站在產業轉型十字路口的破局方向
2025年的桃罐頭行業處於「內外雙壓」與「結構調整」的關鍵節點。從原料供應鏈強化到國內市場渠道重構,從國際市場議價能力提升到數位化、可持續發展升級,全鏈條優化是實現高質量增長的核心路徑。通過「質量為根、創新為翼」,我國罐頭產業有望在穩定全球供應地位的同時,逐步擺脫低價競爭標籤,在品牌價值與可持續發展中打開新增長空間。
更多罐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罐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