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消費觀念的疊代與興趣圈層的持續擴張,以「沒用的興趣」為核心的新型消費場景正重塑市場格局。在2025年7月4日至13日於上海舉辦的小紅書《太好了!是沒用的興趣展》中,超30種細分興趣標籤的展品與用戶創作內容集中亮相,折射出當代年輕人對情感陪伴、文化表達及解壓需求的多元化追求。值得關注的是,在「萬物皆可養」展區,「牙膏飼養日記」等現象級行為引發了市場對興趣經濟與實體消費融合的關注——據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小紅書平台已衍生出超過2500個興趣標籤,其中以解壓、陪伴為核心的「牙膏文化」相關筆記瀏覽量同比增長超19倍。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牙膏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在小紅書展覽的「萬物皆可養」展區,「牙膏飼養日記」的展台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用戶通過記錄牙膏管在不同環境中的變形、氧化過程,將其轉化為一種新型解壓方式。這種看似無厘頭的行為背後,實則是興趣經濟對實體消費場景重構的縮影:據平台數據顯示,2025年1-6月「牙膏養護」相關搜索量同比激增34%,衍生出「牙膏造型賽」「牙膏材質測評」等細分賽道。投資機構分析指出,這類現象級行為正推動日化產品從功能性消費向情感價值消費延伸,未來三年內,以興趣標籤為驅動的牙膏市場細分規模或突破50億元。
展覽中「我谷豐登」展區集中展示了二次元文化與實體產品的深度融合。以畢業季的「痛學士服」為例,其搜索量在2025年6月達到峰值,相關筆記發布量近萬篇,帶動周邊定製服務市場規模同比擴大17%。值得關注的是,「牙膏+痛包」的跨界設計開始嶄露頭角:用戶將牙膏管表面印製動漫IP圖案,並通過社交平台分享「邊刷牙邊解壓」的體驗,推動牙膏品牌嘗試推出聯名限定款。數據顯示,此類產品在年輕群體中的復購率較傳統品類高出42%,為牙膏市場開闢了文化符號變現的新路徑。
展覽中「手搓萬物」展區呈現的非遺創新案例,揭示了興趣經濟向傳統行業的滲透邏輯。例如,米雕創作者將小麥粒雕刻成二次元形象,其技藝門檻與收藏屬性使其單價可達普通文創產品的3倍;鉤針編織復刻文物的內容帶動相關搜索量增長210%,其中「牙膏殼鉤織收納盒」等創意設計成為小紅書平台熱門話題。這些現象表明,興趣圈層的高黏性用戶群體正倒逼產業鏈升級——據行業預估,2025年與興趣文化強關聯的傳統工藝品類市場規模將達87億元,而具備跨界聯名能力的品牌更易獲得資本青睞。
展覽中的「人間美好觀察機」展區集中呈現了當代年輕人通過碎片化記錄實現情緒價值的現象。「撿果實」「畫雲朵」等行為看似無功利性,實則構建了新型消費場景:用戶為獲得稀缺果實標本願支付溢價,帶動相關交易平台GMV同比增長65%;而「牙膏使用痕跡藝術展」更推動部分品牌推出限量版設計款產品。分析指出,此類興趣驅動的消費需求具有持續性特徵——小紅書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上半年,解壓類商品的搜索周期波動率低於傳統快消品18個百分點,顯示市場進入穩定增長階段。
在興趣經濟浪潮下,「牙膏飼養」「痛文化」等看似無用的行為正成為觀察消費趨勢的關鍵切口。從數據表現看,具備情感陪伴、社交貨幣屬性的產品更易獲得用戶與資本雙重認可;而牙膏行業通過跨界聯名、場景創新等方式融入興趣圈層,已打開增量空間。未來隨著Z世代消費力持續釋放,以「沒用的興趣」為內核的市場細分將進一步深化,實體產業與興趣經濟的融合將成為投資領域的重要賽道。
更多牙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牙膏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