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加劇,尿素作為農業和工業核心原料,其價格走勢、產能調整及貿易政策成為關注焦點。本文聚焦2025年尿素產業鏈動態,結合國際市場招標、國內產量與出口數據,解析產業布局方向,並通過關鍵統計指標揭示行業競爭格局與未來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尿素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期印度RCF公司公布的尿素招標結果顯示,東海岸到岸價達到495美元/噸,顯著高於市場預期。這一價格折算國內出廠成本約3300元/噸,較中國主產區現貨價1800元/噸存在超1500元/噸的利潤空間。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我國尿素出口量僅31.1萬噸,遠低於2023年同期水平,但國際價格跳漲疊加傳聞中的第二批出口配額消息,推動國內貿易商加速集港。截至7月10日,港口庫存已接近49萬噸,創歷史同期新高,預示下半年出口數據有望顯著回升。
國內尿素生產端維持高位運行,周度日均產量穩定在19.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0%。儘管夏季檢修季來臨,但截至當前僅有少數企業發布減產計劃。數據顯示,煤制尿素企業的加工利潤持續擴張,驅動開工率保持堅挺。若新增的200萬噸產能如期釋放,日產量或重回21萬噸水平,進一步考驗國內供需平衡。
在國際高價刺激下,國內現貨價格自7月以來上漲至1800元/噸以上,期貨同步跟漲。農業端看,南方局部地區仍有追肥需求支撐,但整體進入傳統淡季;工業領域複合肥企業開工率觸底回升,8月秋季備貨將拉動階段性補庫。數據顯示,2025年7月中旬複合肥工廠平均負荷較6月底提升4個百分點,訂單量環比增長15%,顯示終端需求韌性。
當前市場面臨多重矛盾:一方面出口窗口打開帶來利潤空間,另一方面國內高供應壓力需依賴外需消化。若第二批配額落地且印度高價訂單持續放量,預計企業庫存將加速去化;反之若產能釋放過快而內需疲軟,則價格承壓風險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天花板價」(1800元/噸)或成為短期阻力位,長期看行業仍需通過技術升級與區域布局優化應對競爭。
總結
2025年尿素市場呈現內外聯動特徵:國際招標抬升價格中樞、國內產能擴張考驗政策調控邊界、產業布局向出口導向型轉型。從數據維度觀察,上半年出口低迷與下半年預期增長形成鮮明對比,而產量高位運行疊加成本支撐,預示未來3-6個月將進入「高供應+強出口」的關鍵驗證期。企業需密切關注配額分配進展及秋季農業需求釋放節奏,在波動中把握結構性機會。
(數據截至2025年7月14日)
更多尿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尿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