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中國城鎮寵物數量突破1.2億隻,寵物經濟已從早期的粗放增長轉向價值重構階段。2025年數據顯示,消費者需求精細化、供應鏈透明化和人寵場景融合成為行業競爭焦點,而資本加速湧入與品牌洗牌同步加劇。本文通過拆解產業鏈各環節動態及市場數據,揭示當前寵物產業的競爭邏輯與未來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3000億元,其中寵物食品占比超六成,成為行業核心增長極。然而,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倒逼供應鏈革新——頭部企業通過全鏈路溯源系統實現原料產地、檢測報告的數位化透明化管理,如某頭部寵食代工企業已建成覆蓋三省市的生產基地,年產能超30萬噸,服務全球千餘家品牌。
消費者需求正從「吃飽」轉向「吃好」。數據顯示,2025年寵物老齡化趨勢顯著,科學餵養理念推動功能糧細分市場爆發:針對泌尿系統、關節健康等特定需求的產品增速達行業均值的1.8倍。本土品牌憑藉配方定製化與成本優勢快速搶占市場份額,打破進口壟斷局面。
艾媒諮詢預測,2025-2028年寵物經濟產業規模將從4300億元躍升至1.15萬億元,複合增長率超25%。資本加速布局這一賽道,截至2025年一季度,行業累計發生634起PE/VC融資事件,其中智能用品、線上平台及醫療領域熱度居前。
但競爭白熱化已引發品牌淘汰賽——部分初創企業因未能精準捕捉「真需求」而快速消亡。當前市場爭奪焦點轉向寵物的情感陪伴價值:
2025年鐵路試點「高鐵寵物託運」、廣州啟用首個「寵物航站樓」,標誌著寵物出行服務進入基建升級階段。飛豬數據顯示,「寵物友好」關鍵詞搜索量季度環比增長60%,酒店、商場等場景的適配改造催生新消費鏈路:摺疊運輸箱、智能尿墊等產品需求年增45%。
然而行業標準建設滯後制約發展。浙江省已率先出台《人寵友好環境評定標準》,從硬體設施(如寵物飲水站、糞便處理器)到行為管理規範均設分級細則。專家指出,未來競爭將圍繞「雙向友好」展開——既要保障寵物舒適度,也要避免對其它人群造成困擾,這要求企業深度理解寵物行為學,例如通過口腔酶監測等技術驗證產品適配性。
2025年寵物產業的競爭本質是需求洞察與標準引領
當前寵物行業呈現三大核心競爭維度:寵食供應鏈的透明化與功能細分、情感消費驅動的技術創新、公共場景的人寵友好標準化。隨著市場規模持續擴張,唯有能精準把握「真需求」並建立信任壁壘的企業方能在洗牌中勝出。未來五年,產業鏈協同推動標準制定、AI技術賦能產品服務、人寵共生生態構建將成為決勝關鍵,而1.2億隻寵物背後的家庭消費潛力,將持續為行業注入增長動能。
更多寵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寵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