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全球算力需求持續爆發,中國A股市場中CPO概念板塊延續強勢表現。雲計算ETF(159890)今日上漲1.31%,相關硬體設備龍頭如中際旭創盤中漲幅近6%,並刷新歷史股價記錄。多家重點企業披露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AI算力產業鏈正進入規模化盈利階段,推動行業估值與基本面雙重提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雲計算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全球雲計算市場呈現三大核心特徵:一是以800G/1.6T光模塊為代表的硬體升級顯著提速;二是AI大模型訓練對分布式計算資源的需求激增,推動雲服務商優化異構算力架構;三是邊緣計算與雲計算的協同部署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關鍵路徑。技術演進直接反映在重點企業的業績表現上:中際旭創、新易盛等硬體供應商憑藉高端光模塊出貨量增長,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大幅躍升。
頭部企業在AI算力產業鏈中的戰略地位持續強化。以雲計算ETF前十大權重股為例:科大訊飛、金山辦公等應用層企業通過雲化服務拓展市場;紫光股份、浪潮信息等基礎設施提供商則受益於政企數位化轉型需求,伺服器出貨量與定製化解決方案收入同步增長。值得注意的是,硬體端的中際旭創憑藉在CPO(光電共封裝)領域的技術突破,其股價表現已超越行業平均水平,凸顯雲計算產業鏈上游環節的戰略價值。
2025年上半年,全球雲服務商與AI企業的資本支出顯著向高速網絡設備傾斜。數據顯示,工業富聯等核心供應商的訂單量同比提升超預期,而新易盛、中科曙光等企業在光晶片、存儲器等關鍵領域的國產替代進程加速,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地位。行業分析師指出,當前雲計算市場的高景氣度已從概念炒作轉向業績兌現階段,企業通過技術壁壘與客戶資源積累形成差異化競爭,推動估值體系向長期成長邏輯回歸。
總結
2025年是中國雲計算產業邁向成熟的關鍵一年:技術層面,AI融合驅動算力架構持續優化;產業層面,重點企業通過硬體創新、生態整合實現業績爆發;市場層面,資本開支加速落地為行業增長提供確定性支撐。隨著CPO概念等細分領域持續領跑,以雲計算為核心的數字基建正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相關企業的長期投資價值值得重點關注。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及公開市場信息)
更多雲計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雲計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