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A股市場熱度持續攀升,雲計算領域表現尤為亮眼。作為算力基礎設施的核心載體,雲計算產業正迎來政策紅利、技術突破和市場需求的多重驅動。統計顯示,截至2025年8月18日,國內規模領先的雲計算ETF(代碼:159273)單日漲幅達4.7%,資金淨流入超1700萬元,並實現連續三日持續吸金。與此同時,政策層面釋放的積極信號與國際巨頭的戰略布局,進一步印證了雲計算在數字經濟中的核心地位。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雲計算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期數據顯示,雲計算ETF(代碼:159273)憑藉其覆蓋A+H股算力龍頭企業的配置優勢,在資本市場中展現出顯著競爭力。該產品8月18日單日漲幅達4.7%,且連續三個交易日實現資金淨流入累計超1700萬元,規模與流動性指標持續領先同類產品。其投資組合橫跨硬體設備、雲計算服務、數據中心運營等全產業鏈環節,軟硬體配置比例約6:4,並通過滬港深三地布局覆蓋超26%的港股科技龍頭權重,為投資者捕捉算力產業機遇提供了高效工具。
據官方消息,以"算網築基智引未來"為主題的中國算力大會將於8月22日至24日在山西大同舉行。本次大會採用"1+2+Y"架構(包括1場開幕式、2場主論壇及多場主題分論壇),聚焦政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預計將發布多項行業標準與合作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頭部科技企業已確認參與此次盛會,進一步凸顯國內算力產業的加速推進態勢。
國際層面,人工智慧領域對算力基礎設施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據公開信息顯示,某國際科技巨頭近期宣布計劃投入數萬億美元用於夯實AI基礎架構,重點覆蓋大模型訓練與推理服務的硬體及軟體系統升級。這一戰略動向不僅印證了雲計算作為AI發展基石的關鍵作用,也推動全球算力市場規模持續擴張。
隨著生成式AI向複雜長程推理任務(如多智能體協作)的深化應用,對算力系統的計算量、內存效率及超長上下文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國內推出的新型雲計算架構顯著提升了國產算力的性價比與可用性,推動其在智慧城市、工業網際網路等場景中的滲透率快速提升。數據顯示,相關技術升級使單位算力成本較年初下降約15%,進一步釋放了市場需求空間。
雲計算產業進入戰略機遇期
綜合當前市場表現、政策導向及國際趨勢可見,2025年雲計算產業正站在技術疊代與需求爆發的交匯點。從資本市場看,頭部ETF產品通過精準配置算力全產業鏈,成為投資者布局這一歷史性機遇的重要通道;從產業發展維度,國產化替代加速與AI應用場景的持續擴展,則為雲計算服務、硬體設備及數據中心運營等領域注入長期增長動能。隨著政策支持落地與技術壁壘突破,雲計算作為數字經濟核心基礎設施的戰略價值將持續凸顯。
更多雲計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雲計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