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攪拌車行業在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推動下,市場需求保持穩定增長。數據顯示,每年基建投資規模龐大,對攪拌車等混凝土設備的需求持續存在。然而,行業也面臨著環保政策趨嚴、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攪拌車在日常運行中需要頻繁清理殘留混凝土,常見的清理方式包括大功率衝擊鑽清理、草酸清洗、重錘敲擊、毛刷清理和30 MPa高壓水沖洗等。這些苛刻的使用場景對攪拌筒的塗層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如耐衝擊性、柔韌性、杯突性能和耐酸性等。為滿足市場需求,提升攪拌車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開發具備高機械性能的粉末塗料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
《2025-2030年中國攪拌車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攪拌車在使用過程中,攪拌筒表面不可避免地會殘留凝固的水泥。為了清理這些殘留物,用戶通常採用以下五種方式:一是使用1950 W、1500 r/min、40 J的大功率衝擊鑽清理攪拌筒表面附著的凝固混凝土;二是使用pH值達到1.4的草酸溶液進行清洗;三是使用重達4 kg的重錘敲擊攪拌車的進料斗、出料斗和主槽;四是在攪拌筒周邊安裝硬毛刷清理未完全固化的混凝土;五是使用30 MPa高壓水沖洗攪拌車。這些清理方式對攪拌筒的塗層造成了頻繁的破壞,導致塗層出現鏽蝕、開裂、脫落等問題,嚴重影響攪拌車的使用壽命和外觀質量。
(一)攪拌車焊縫表面鏽蝕問題
攪拌筒的環焊縫和縱焊縫表面容易發生鏽蝕。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結構件下料切割的邊緣存在毛刺、邊角等缺陷,焊接後存在焊接氣孔、高低差等焊接缺陷,導致粉末塗料無法覆蓋表面的缺陷;二是焊接成型差,部分凸起區域不易被粉末塗料覆蓋,從而導致鏽蝕。
(二)攪拌車塗層開裂及脫落問題
在使用大功率衝擊鑽清理攪拌筒時,塗層的耐衝擊等機械性能不滿足要求,導致塗層大面積開裂及脫落。當前使用的聚酯底粉+聚酯麵粉塗層的耐衝擊性能僅30 kg·cm,柔韌性3 mm,無法滿足實際使用需求。需要開發耐衝擊強度達到180 kg·cm的粉末塗層,以提高塗層的機械性能。
(三)攪拌車表面貼花脫落問題
攪拌筒表面的貼花在冷熱交替後容易脫落,影響產品形象。原因是貼花使用的膠黏劑在冷熱交替過程中粘結性下降,特別是在冬季低溫環境下,膠黏劑的粘結性顯著降低,導致貼花脫落。為解決這一問題,採用在攪拌筒的粉末塗層表面噴塗塗料形成特定圖案,提升附著力。
(四)攪拌車軌道兩側塗層脫落問題
攪拌筒的軌道兩側是拋丸盲區,拋丸時兩側不能達到Sa 2.5標準,導致塗層脫落。需要在自動拋丸後增加人工打磨,確保表面清潔度和粗糙度達標。
為解決上述問題,從下料、焊接和塗裝三大工藝入手,進行了同步改進:
(一)優化攪拌車下料工藝
對結構件的銳邊、毛刺、焊縫及鋒利邊緣用百葉輪等打磨工具打磨成圓弧狀,平滑過渡,保證外觀質量。
(二)優化攪拌車焊接工藝
採用機器人自動焊接攪拌筒的環焊縫和縱焊縫,控制焊接高低差在0.1 mm以內,消除焊接氣孔,提高焊接質量。
(三)改善攪拌車前處理工藝
在自動拋丸後,增加人工使用240#砂紙打磨滾道兩側,確保表面清潔度和粗糙度達標。
(四)改進攪拌車粉末塗層工藝
聯合粉末塗料廠家開發耐衝擊性能達到180 kg·cm的環氧底粉+聚酯麵粉工藝,在提高耐衝擊性的同時,同步提升耐酸性至240 h、杯突至8 mm、耐磨性提升至33.8 mg等指標。
(五)改進攪拌車LOGO貼花工藝
將攪拌筒表面的貼花工藝改為噴漆工藝,開發粉上免打磨修補漆並改進施工工藝。對粉末塗層進行打磨拋光,並採用稀釋劑清洗粉末塗層表面,防止殘留的蠟類助劑影響附著力。出廠環節增加30 MPa高壓水槍沖洗測試,確保LOGO標識的附著力滿足實際使用場景,避免冬季貼花脫落問題。
攪拌車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通過上述改進措施,攪拌筒的塗層故障率顯著下降,達到87.1%的降幅。新開發的高耐衝擊性粉末塗層的耐衝擊性能從50 kg·cm提升至180 kg·cm,能夠滿足攪拌車在重錘敲擊和衝擊鑽清理等苛刻工況下的使用需求。同時,粉末塗層的耐酸性、耐磨性等性能指標也得到了同步提升,滿足草酸洗車的特殊使用環境,提升了攪拌車的使用壽命和二手機殘值,獲得了用戶的高度認可。
攪拌筒表面採用噴漆工藝代替貼花工藝,能夠滿足北方地區冬季-40℃的使用環境,並在出廠環節增加高壓水槍測試,有效避免了冬季貼花脫落的問題,消除了客戶的抱怨,提升了產品的整體質量。
綜上所述,2025年攪拌車行業在市場需求增長的同時,面臨著更高的環保和質量要求。通過對攪拌車攪拌筒塗裝工藝的系統性改進,成功解決了焊縫鏽蝕、塗層開裂脫落、貼花脫落等問題,顯著提升了攪拌車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這些改進措施不僅滿足了攪拌車在特殊工況下的使用需求,也為攪拌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更多攪拌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攪拌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