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鋰電池出口量價齊升,海外市場布局加速轉型
截至2025年7月,中國鋰電池產業在國際貿易領域展現出顯著韌性。最新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鋰離子電池出口總額達341.02億美元(約合24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14%,創歷史同期新高。這一增長態勢與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儲能需求爆發密切相關,同時反映出中國鋰電池企業在複雜國際環境下的市場適應能力。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鋰電池出口數量達21.56億個,同比增長17.52%;出口總重量突破208.72萬噸,同比激增72.62%。儘管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低位徘徊(電池級碳酸鋰上半年均價約6萬元/噸),但出口量的大幅提升抵消了單價下滑的影響。從產品類型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和消費類電池共同支撐出口增長,其中儲能領域需求尤為突出。
2025年上半年中國鋰電池前五大出口國依次為德國(34.98億美元)、美國(26.71億美元)、越南(32.1億美元)、荷蘭(28.4億)和韓國(25.6億)。值得注意的是,德國首次超越連續五年占據榜首的美國成為最大進口國。這一格局變化與美國貿易政策收緊直接相關——儘管中美短暫關稅緩和推動6月對美出口環比增長68%,但《通脹削減法案》升級限制仍導致上半年對美出口占比降至17.59%。
2024年中國鋰電池出口額曾同比下降5.97%至611.28億美元,主要受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衝擊。2025年儘管碳酸鋰價格延續跌勢,但企業通過技術升級和供應鏈優化維持了市場份額。然而,美國"大而美"法案限制、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等政策疊加,正迫使中國鋰電池企業加速布局東南亞與中東市場。數據顯示,上半年對沙烏地阿拉伯、澳大利亞出口額同比增幅均超200%,匈牙利、智利等國需求亦呈現爆發式增長。
行業動態顯示,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企業正通過海外建廠和訂單鎖定鞏固優勢。中信建投預測,2025年全球儲能裝機量將達266GWh,亞非拉地區增速最快。中國鋰電池出口結構中,"其他電池"(主要為儲能產品)上半年占比升至35.9%,同比提升17個百分點,印證了儲能需求對產業的驅動作用。
:
2025年是中國鋰電池行業承壓前行的關鍵一年。在海外市場政策壁壘加劇的背景下,出口額逆勢增長凸顯產業鏈競爭力。未來,企業需進一步強化技術創新、完善海外合規布局,並把握新興市場機遇。隨著全球能源轉型深化,中國鋰電池產業有望通過多元化市場策略,在儲能、電動車等賽道持續擴大國際影響力。
更多鋰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鋰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