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的全球鋰電池市場呈現顯著的兩極分化態勢,以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憑藉技術、規模及全球化布局進一步鞏固了行業地位。數據顯示,兩家公司通過市場份額擴張和技術壁壘提升,在盈利能力、產能利用率等核心指標上實現了突破性增長,而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則持續受到擠壓。本文基於最新行業數據與企業表現,解析鋰電池行業的競爭態勢與關鍵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鋰電池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根據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統計,2024年中國六家鋰電池廠商(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合計占據67.1%的市場份額,較2023年上升3.7個百分點。至2025年上半年,這一趨勢進一步強化:寧德時代的全球市占率達38.1%,同比提升0.6個百分點;比亞迪以17.2%的份額位居第二,並延續了自2022年以來的高速增長軌跡(同比增長超30%)。行業前十名中,中國企業數量穩定在六家,且頭部企業間的差距持續拉大。
截至2025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實現營收1788.86億元,同比增長7.27%,歸母淨利潤達304.85億元,同比增幅高達33.33%。其銷售淨利率攀升至18.09%,不僅刷新上市以來同期紀錄,更較歷史平均水平(約10%)翻倍增長。這一表現得益於多方面因素:
寧德時代2025年上半年產能達345GWh,產量310GWh,產能利用率達近九年峰值。其資本支出持續加碼,預計2025年底總產能將突破900GWh,支撐650GWh的年度出貨目標。比亞迪亦通過港股融資超435億港元,加速海外技術研發與生產基地建設。兩家企業的戰略聚焦點包括:
在頭部企業擴張的同時,中小企業普遍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2024年數據顯示,中國鋰電池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80%,且車企自研電池趨勢(如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進一步壓縮外部供應商空間。此外,政策變化(如國內儲能強制配儲取消)與國際貿易壁壘也加劇了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相比之下,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企業通過技術專利儲備和全球化產能布局,持續強化「強者恆強」的行業格局。
2025年的鋰電池市場呈現明顯的「馬太效應」:頭部企業在規模、技術和成本控制上形成多維壁壘,市場份額與盈利能力同步攀升;而中小企業在競爭壓力下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隨著全球新能源轉型加速,鋰電池行業的集中度有望繼續提升,技術疊代與全球化布局將成為決定企業未來競爭力的核心變量。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的持續領跑,標誌著中國在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的主導地位已難以撼動。
更多鋰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鋰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