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單邊主義抬頭與地緣風險加劇的背景下,中國通過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向世界展現了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暢通的決心。本屆展會以"連結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不僅促成超6000項合作協議及意向落地,更成為觀察全球供應鏈產業布局、捕捉行業趨勢的重要窗口。數據顯示,參展企業覆蓋75個國家和地區,境外參與比例達35%,彰顯了中國在供應鏈國際合作中的樞紐作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供應鏈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面對全球化遭遇逆風的挑戰,本屆鏈博會以實際行動鞏固全球供應鏈韌性。開幕式上發布的《北京倡議》呼籲工商界共同維護產供鏈安全,推動實現強勁、綠色與健康的全球發展。數據顯示,中外參展企業達1200家,其中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占比超65%,較首屆新增20個參與國家和地區。美國企業以15%的增幅繼續領跑境外參展商數量,印證了國際工商界對中國供應鏈穩定性的持續信心。
展會數據揭示中國供應鏈市場新動向:在新能源、智能製造等新興領域,跨國企業加速技術本土化布局;同時傳統產業的數位化改造需求激增。某參展企業高管表示:"中國市場正通過新質生產力催生'新興賽道+傳統升級'雙引擎模式"。這種趨勢與國際汽聯、聯合國糧農組織等4家首次參展的國際機構關注方向高度契合,凸顯全球供應鏈重構中創新協同的重要性。
本屆鏈博會突破性舉措包括成立中外參展商聯盟,聯動200多家企業構建常態化協作機制。中國貿促會強調,該聯盟將聚焦"找夥伴、尋場景、解難題"三大核心功能,使展會價值從5日活動延伸為全年服務。數據顯示,今年優化後的評價體系更注重長期合作轉化率,已有超40%的參展商在展後啟動深度對接。這種模式創新與聯合國貿法會等國際組織的合作深化,共同推動供應鏈合作向"全鏈條、全天候"轉型。
通過鏈博會平台,75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驗證了中國高水平開放政策的吸引力。某跨國公司代表指出:"中國供應鏈市場的穩定性和升級潛力,正成為企業優化全球資源配置的關鍵考量。"從展品到商品再到投資項的轉化路徑顯示,在地緣衝突加劇背景下,超六成參展商計劃未來三年擴大在華供應鏈布局。
結語
2025年鏈博會成果表明,中國通過制度型開放持續強化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樞紐地位。展會釋放的6000餘項合作信號、35%境外參與度等數據,勾勒出供應鏈產業向更高水平國際合作發展的清晰路徑。隨著中外參展商聯盟等長效機制落地,這場"永不落幕的盛會"正在將短期交易轉化為長期價值創造,為構建更具韌性的全球產供鏈網絡提供持續動能。
更多供應鏈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供應鏈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