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核心數據要點:截至2025年,Moderna市值從疫情高峰的近2000億美元跌至110億美元,BioNTech市值達250億美元;全球mRNA疫苗市場規模萎縮超60%,而ADC藥物領域增長顯著。
過去五年間,新冠疫情催生的疫苗產業格局正經歷劇烈重構。隨著新冠疫苗市場需求驟降,頭部企業面臨戰略轉型壓力:Moderna因過度依賴單一產品線陷入財務危機,而BioNTech通過多元化布局實現市值逆勢增長。本文聚焦兩家企業的抉擇路徑與市場反應,解析疫苗賽道的生存法則與未來方向。
新冠疫情後首個五年周期內,全球新冠疫苗市場規模已從2021年的峰值暴跌超80%。作為行業領頭羊,Moderna因過度押注新冠疫苗研發陷入被動局面。截至2025年6月,其員工規模縮減至約5000人(裁員近千人),運營支出計劃削減15億美元/年至2027年。
資本市場對Moderna的RSV疫苗及新一代新冠疫苗銷量反彈缺乏信心,直接反映在股價表現上:過去一年跌幅超75%,市值縮水至110億美元。其在日本終止mRNA工廠建設、推遲腫瘤疫苗上市時間(預計2027年後)等動作,進一步加劇投資者對其研發效率與產業布局能力的質疑。
BioNTech的策略選擇形成鮮明對比:儘管同樣擁有mRNA核心技術,其通過授權交易和跨領域合作構建了更穩健的增長模型。2025年數據顯示,BioNTech市值已達250億美元(為Moderna兩倍),股價逆勢上漲近25%。
該公司在抗癌藥物領域的突破尤為關鍵——與百時美施貴寶的雙抗藥物合作項目潛在價值達110億美元,而技術引進成本不足其十分之一。此外,BioNTech還加速布局ADC(抗體偶聯藥物)等新興賽道,分散了對疫苗業務的過度依賴風險。
儘管Moderna仍在推進新一代新冠疫苗研發(如2024年獲批的變異株特異性產品),但資本市場已對其長期競爭力表示擔憂。對比之下,BioNTech通過「疫苗+藥物」雙引擎模式,成功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多元收入來源。
關鍵數據對比:
疫苗產業的戰略轉折點與生存法則
2025年的市場震盪揭示了疫苗行業的核心矛盾:過度依賴短期爆發性需求將削弱長期競爭力。Moderna的困境印證,即使擁有頂尖技術,若未能在紅利期完成多元化布局,企業可能因單一賽道波動陷入系統性風險。
相比之下,BioNTech通過「技術授權+跨領域合作」構建的防禦體系,展現了生物製藥企業在後疫情時代的生存智慧。未來五年,疫苗產業的競爭將不再局限於疾病防控效率,更取決於能否將核心技術轉化為覆蓋多病種、全周期的產品矩陣——這一趨勢正重塑全球生物醫藥市場的權力版圖。
更多疫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疫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