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全球天然氣消費需求持續攀升,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之一,在推進"雙碳"目標的同時,正加速布局海上深層複雜氣藏開發。2025年數據顯示,我國海域天然氣探明儲量占比超60%,但高溫高壓等非常規資源開發效率仍面臨技術瓶頸。在此背景下,中國海油在海南鶯歌海海域實現的東方13-3區項目投產,為突破技術壁壘、優化能源供給結構提供了關鍵範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天然氣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位于海南島南部的東方13-3區氣田儲層溫度超150℃、壓力達80MPa,滲透率不足常規油氣藏的十分之一。該項目通過部署6口高效開發井,採用長水平井與多分支井技術組合,單井產能提升40%以上。在鑽井環節應用控壓鑽井系統後,鑽井周期縮短25%,有效破解了高溫高壓環境下作業風險大、效率低的行業難題。
項目新建兩條直徑36英寸海底輸氣管道及配套電纜,實現海南鶯歌海海域主要氣田與崖城13-1等既有氣田的聯網。數據顯示,該區域天然氣年外輸能力提升至50億立方米,形成"多點供氣、環狀互補"的保供格局。這種網絡化布局使海南省用氣尖峰時段調峰能力提高30%,為自貿港建設提供更穩定能源支撐。
項目創新採用"陸地模塊化建造+海上快速安裝"模式,將傳統建站周期壓縮45%。新建的無人智能化井口平台集成AI巡檢系統與遠程控制終端,在線監測參數達1200餘個,實現異常工況自動預警和98%以上的生產流程自動化操作。這種數位化改造使運營成本降低20%,為我國海上氣田"少人化、無人化"發展樹立新標杆。
東方13-3區項目投產後,預計年均貢獻超30億立方米天然氣產量,相當於替代標煤450萬噸。隨著此類技術的推廣複製,我國海上深層天然氣可采儲量有望增加20%,進一步提升國產氣自給率至68%以上。這將有效對沖國際LNG價格波動風險,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時推動天然氣在工業燃料、民生用能領域的持續替代。
綜上所述,東方13-3區項目的成功投產標誌著我國在高溫高壓天然氣開發領域取得標誌性突破,不僅強化了環海南島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更通過技術創新為非常規資源規模開發開闢路徑。隨著海上深層勘探技術的疊代升級和智能裝備的大範圍應用,預計到2025年末,中國海上天然氣產量將突破350億立方米,進一步鞏固我國在亞太區域天然氣市場的話語權,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更多天然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天然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